二氧化碳高是什么意思

网上有关“二氧化碳高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氧化碳高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问题一:二氧化碳是什么 二氧化碳就是呼出的空气好吗,呼出的空气就是二氧化碳吸进来的,是氧气

问题二:二氧化碳反流什么意思 二氧化碳潴留的定义二氧化碳潴留同缺氧一样,是一个专用病理学名词,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导致缺氧,使得二氧化碳增加、堆积、潴留,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和气体交换,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二氧化碳运输的主要形式血液中的O2以溶解的和结合的两种形式存在。溶解的量极少,仅占血液总O2含量的约1.5%,结合的占98.5%左右。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HbO2)。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红细胞内的色蛋白,它的分子结构特征使之成为极好的运O2工具。Hb还参与CO2的运输,所以在血液气体运输方面Hb占极为重要的地位。编辑本段作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以碳酸氢盐为其最主要的形式,约占血二氧化碳总量的88%。二氧化碳从组织进入血液,同水发生反应形成碳酸,这一反应主要在红细胞内进行。碳酸电离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红细胞内碳酸氢根离子浓度逐渐升高,同时向血浆内扩散,并与血浆内钠离子结合为碳酸氢盐,溶解于血浆中而运输。同时血浆内氯离子向红细胞转移。另一方面碳酸电离出的氢离子能迅速与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生成还原血红蛋白,同时释放氧。氢离子与血红蛋白结合不仅能促进的二氧化碳转变为碳酸氢根离子有利于的氧释二氧化碳的运输,而且还能促进放,有利于组织氧的供给。二氧化碳潴留的影响(一)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正常人每日由肾排出固定酸的量有一定限度,而经肺排出的H2CO3,(挥发酸)则相当大,所以,呼吸衰竭时会严重影响酸碱平衡的调节和体液电解质含量。1、酸碱平衡失调由于通气障碍所致呼吸衰竭,因大量CO2潴留,PaCQ2升高,而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同时因严重缺氧,氧化过程障碍,酸性代谢产物又增多,常可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如果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感染、休克等,则因肾排酸保碱功能障碍或体内固定酸产生增多而加重代谢性酸中毒。换气障碍引起的呼吸衰竭,因缺氧可出现代偿性通气过度,使CO2排出过多,所以在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同时可并发呼吸性碱中毒。某些呼吸衰竭患者发生的代谢性碱中毒,多为医源性的,常出现在治疗后,如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治疗中人工呼吸机使用不当,CO2排出过快过多,使血中H2CO3明显减少,而此时通过代偿调节所增加的HCO3又不能迅速随尿排出,故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在纠正酸中毒时补碱过量亦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如钾摄入不足又应用大量排钾性利尿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可导致低钾血症性碱中毒。2、电解质紊乱呼吸性酸中毒时,常引起血Cl降低和HCO3增多,这是由于:①肾小管泌氢、增加,NaHCO3重吸收增多,同时有较多的Cl-以NH4Cl的形式随尿排出;②长期使用利尿剂或颅内压升高发生呕吐亦可丢失过多的Cl、③当血液中CO2蓄积,红细胞内的HCO3与血浆Cl-交换引起血cl降低。血钾、血钠、血钙的变化,受酸碱平衡紊乱、治疗措施及肾功能的影响,其浓度可正常,亦可升高或降低。(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肺性脑病1、CO2潴留使脑脊液氢离子浓度增加,影响脑细胞代谢,降低脑细胞兴奋性,抑制皮质活动;随着CO2的增加,对皮质下层 *** 加强,引起皮质兴奋;若CO2继续升高,皮质下层受抑制,使中枢神经处于麻醉状态。在出现麻醉前的患者,往往有失眠、精神兴奋、烦躁不安的先兆兴奋症状。2、肺性脑病是指由于呼吸衰竭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上,早期由于兴奋过程增强,患者表现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幻觉、精神错乱等。当PacO2达到10,6kPa(80mmHg)以上时,大脑皮质发生抑制,患者逐渐转为表......>>

问题三:CO2代表什么意思 CO2

abbr.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百科释义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支持燃烧。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俗称为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工业上可由碳酸钙强热下分解制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高兴为你解答!

如有不懂,请追问。 谢谢!

问题四:二氧化碳是什么 二氧化碳就是呼出的空气好吗,呼出的空气就是二氧化碳吸进来的,是氧气

问题五:二氧化碳反流什么意思 二氧化碳潴留的定义二氧化碳潴留同缺氧一样,是一个专用病理学名词,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导致缺氧,使得二氧化碳增加、堆积、潴留,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和气体交换,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二氧化碳运输的主要形式血液中的O2以溶解的和结合的两种形式存在。溶解的量极少,仅占血液总O2含量的约1.5%,结合的占98.5%左右。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HbO2)。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红细胞内的色蛋白,它的分子结构特征使之成为极好的运O2工具。Hb还参与CO2的运输,所以在血液气体运输方面Hb占极为重要的地位。编辑本段作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以碳酸氢盐为其最主要的形式,约占血二氧化碳总量的88%。二氧化碳从组织进入血液,同水发生反应形成碳酸,这一反应主要在红细胞内进行。碳酸电离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红细胞内碳酸氢根离子浓度逐渐升高,同时向血浆内扩散,并与血浆内钠离子结合为碳酸氢盐,溶解于血浆中而运输。同时血浆内氯离子向红细胞转移。另一方面碳酸电离出的氢离子能迅速与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生成还原血红蛋白,同时释放氧。氢离子与血红蛋白结合不仅能促进的二氧化碳转变为碳酸氢根离子有利于的氧释二氧化碳的运输,而且还能促进放,有利于组织氧的供给。二氧化碳潴留的影响(一)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正常人每日由肾排出固定酸的量有一定限度,而经肺排出的H2CO3,(挥发酸)则相当大,所以,呼吸衰竭时会严重影响酸碱平衡的调节和体液电解质含量。1、酸碱平衡失调由于通气障碍所致呼吸衰竭,因大量CO2潴留,PaCQ2升高,而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同时因严重缺氧,氧化过程障碍,酸性代谢产物又增多,常可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如果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感染、休克等,则因肾排酸保碱功能障碍或体内固定酸产生增多而加重代谢性酸中毒。换气障碍引起的呼吸衰竭,因缺氧可出现代偿性通气过度,使CO2排出过多,所以在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同时可并发呼吸性碱中毒。某些呼吸衰竭患者发生的代谢性碱中毒,多为医源性的,常出现在治疗后,如在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治疗中人工呼吸机使用不当,CO2排出过快过多,使血中H2CO3明显减少,而此时通过代偿调节所增加的HCO3又不能迅速随尿排出,故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在纠正酸中毒时补碱过量亦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如钾摄入不足又应用大量排钾性利尿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可导致低钾血症性碱中毒。2、电解质紊乱呼吸性酸中毒时,常引起血Cl降低和HCO3增多,这是由于:①肾小管泌氢、增加,NaHCO3重吸收增多,同时有较多的Cl-以NH4Cl的形式随尿排出;②长期使用利尿剂或颅内压升高发生呕吐亦可丢失过多的Cl、③当血液中CO2蓄积,红细胞内的HCO3与血浆Cl-交换引起血cl降低。血钾、血钠、血钙的变化,受酸碱平衡紊乱、治疗措施及肾功能的影响,其浓度可正常,亦可升高或降低。(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肺性脑病1、CO2潴留使脑脊液氢离子浓度增加,影响脑细胞代谢,降低脑细胞兴奋性,抑制皮质活动;随着CO2的增加,对皮质下层 *** 加强,引起皮质兴奋;若CO2继续升高,皮质下层受抑制,使中枢神经处于麻醉状态。在出现麻醉前的患者,往往有失眠、精神兴奋、烦躁不安的先兆兴奋症状。2、肺性脑病是指由于呼吸衰竭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上,早期由于兴奋过程增强,患者表现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幻觉、精神错乱等。当PacO2达到10,6kPa(80mmHg)以上时,大脑皮质发生抑制,患者逐渐转为表......>>

问题六:CO2代表什么意思 CO2

abbr.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百科释义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支持燃烧。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俗称为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工业上可由碳酸钙强热下分解制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高兴为你解答!

如有不懂,请追问。 谢谢!

问题七:医学生理学中CO2张力增高是什么意思? 首先:气体张力是指液体中的气体分压

所以临床上CO2张力增高一般是指血液中的CO2张力增高。

PCO2增高表明有CO2潴留。常见于阻塞性肺疾病。

求一部美国**片名

⑴常温下不活泼,高温下能与碳或活泼金属Mg,Na等反应

点燃

CO2+2Mg==2MgO+C

2Na+2CO2==Na2CO3+CO

⑵(弱)酸性氧化物

CO2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部分转化为H2CO3

CO2+H2O==H2CO3

可与碱或碱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用NH3.H2O吸收CO2可制NH4HCO3(小氮肥)。

二、碳酸和碳酸盐

⒈碳酸

CO2溶于水中(溶解度1.45g/L~ 0.033mol/L,298K)有1─4%转变为H2CO3,大部分以水合物形式CO2.xH2O存在

H2CO3==H++HCO3- K1=4.2×10-7

HCO3-==H++CO32- K2=5.6×10-11

这里K1、K2是按溶于水中的CO2全部转化为H2CO3来计算的。若按实际浓度计算,K1 =2.4×10-4,K2=2.9×10-8较上述K值大得多。

⒉碳酸盐

碳酸能生成碳酸氢盐和碳酸盐,其结构如下:

O - O2-

O─C O─C

O─H O CO32-

在HCO3-和CO32-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态,与各O原子形成σ键,故两种离子均为平面结构。在HCO3-中,C原子与两个非羟基O原子利用剩余的2P轨道形成π34键;在CO32-中则C原子与三个O原子形成π46键。

性质:

⑴溶解性

所有碳酸氢盐均溶于水,而正盐则只有铵盐和碱金属的盐溶于水,这可以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吸引力)大小来理解(除碱金属外,同种金属元素形成的碳酸氢盐溶于水,而正盐不溶于水;碱金属的碳酸氢盐溶解度小于正盐溶解度)如

Ca2++CO32-==CaCO3 Ca2+与CO32- 阴离子电荷高、r小,晶格能较大,阴阳离子r相差小。

CaCO3+CO2+H2O==Ca(HCO3)2 Ca2+与HCO3- 阴离子电荷低、r大,晶格能较小,阴阳离子r相差大。

CO32-水合能大于HCO3-,向Ca(OH)2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溶液)通入CO2,先析出沉淀,继续通CO2则沉淀有溶解。

但易溶的(NH4)2CO3、K2CO3、Na2CO3等,其酸式盐NH4HCO3、NaHCO3、KHCO3溶解度却较小。例如,向(NH4)2CO3的浓溶液通入CO2至饱和可析出NH4HCO3晶体。

2NH4++CO32-+CO2+H2O==2NH4HCO3

这种溶解度的反常是由于在晶体中HCO3-通过氢键成链的结果

O O O O

C H C H C H

O O O O C

⑵水解性

碳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根离子具有较强的水解性,水解结果使溶液呈碱性

CO32-+H2O==HCO3-+OH-

HCO3-+H2O==H2CO3+OH-

在金属盐类(碱金属和NH4+盐除外)溶液加可溶性碳酸盐,其反应产物(沉淀)可以有三种情况

A.金属离子不水解,生成碳酸盐,如碱土金属离子(Be2+除外)。

Ca2++ CO32-==CaCO3

B.金属离子水解,其氢氧化物溶解度较大程度小于碳酸盐溶解度,生成氢氧化物。如(Al3+、Cr3+、Fe3+)

2Al3++3CO32-+3H2O==2Al(OH)3↓ +3CO2

金属离子完全水解,产物为氢氧化物。

C.金属离子水解,其氢氧化物溶解度与碳酸盐相近,生成碱式碳酸盐。如(Cu2+ 、Zn2+、Pb2+、Mg2+等)

2Cu2++2CO32-+H2O==Cu2(OH)2CO3↓ +CO2

4Mg2+ + 4 CO32- + H2O = Mg(OH)2·3MgCO3↓+CO2↑

⑶热稳定性

碳酸盐在加热时,可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CO2(CO32-有较大的变形性)。一些金属元素碳酸盐,如BeCO3、ZnCO3、PbCO3等加热即分解;而另一些金属元素的碳酸盐如Na2CO3、K2CO3在高温溶融状态下也观查不到明显的分解,碳酸盐受热分解的难易程度与阳离子的极化作用强弱相关。在碳酸根离子中,可以认为存在着C4+对O2-的极化作用。当阳离子靠近CO32-时,对相邻的O2-的极化作用称为反极化作用,阳离子的极化作用越强,这个与C4+相连的O2-就越易于断键而发生碳酸盐的热分解。

一般而言,对M+来说,由于H+的半径小,极化力大于M+,故碳酸盐的热稳定性有

M2CO3>M(HCO3)2>H2CO3

而M2+极化力大于相同类型构型的M+,故热稳定性也有

MCO3<M2CO3

列出一些碳酸盐的分解温度

BeCO3 373K ZnCO3573KPbCO3 588K

Be2+ 8e r小 Zn2+ 18e Pb2+ 18+2e

CaCO3 1170KSrCO31462KBaCO31633K 8e

Li2CO31543KNa2CO3 很高 K2CO3 很高

§14-3硅

硅与碳同族,价电子层构型均为ns2np2,但由于其位于第三周期r较大,且有价层3d 轨道可以利用,故其与碳表现出一定的不同成键特性:⑴最高配位数为6(利用了价层3d轨道),常见配位数为4;⑵仅以σ键键合,不能形成pπ-pπ键(半径较大)。

3-1单质硅

硅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于黏土和沙子中。单质硅性质介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是一种准金属(类金属、半金属),是制半导体的材料。单质硅有无定形硅和晶形硅两种晶型,晶形硅具有金刚石结构(sp3杂化),因此熔点高,硬度大(7.0),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高纯硅和锗都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回忆前面学过的金属的能带理论:

⑴主族金属元素的ns和np带重叠,过渡金属的(n-1)d和ns、np带重叠,形成导带;

⑵绝缘体导带全空,价电子充满满带,满带到导带之间的禁带Eg(ΔE)≥5eV;

⑶半导体满带和导带之间的禁带Eg(ΔE)≤3eV(可见光λ400~760nm,即3.1~1.77eV,因此半导体在光照下或加热时导电能力可大大增加。如Se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硒光电管,在光照下导电能力提高近千倍)。

⒈制备

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石英砂制粗硅

3273K

SiO2+2C==Si+2CO 粗硅用化学方法转化

723-773K

Si(粗)+2Cl2(g)====SiCl4(l)

523-573K

Si(粗)+2HCl(g)====SiHCl3(l)+H2(g)

将得到的SiCl4或SiHCl3精馏提纯后用H2还原可得高纯Si,如

电炉

SiCl4+2H2==Si(纯)+4HCl

Mo丝

制得的高纯硅掺杂⑴掺入少量ⅤA的P、As、Sb、Bi为n型半导体(多1个电子带负电荷);⑵ 掺入少量ⅢA的B、Al、Ga、In为P型半导体(少1个电子带正电荷,留下空穴)。掺杂的作用是减小Eg。Si的Eg=1.1eV,掺入少量P原子后Eg约为0.044 eV,掺入少量Al原子后Eg约0.057eV。

计算机芯片即高纯硅制品。据报导,制造一块芯片(10g重)有400道工序,需用高纯度HF、HCl、AsH3、PH3等。中和一块芯片所用废酸液还需若干碱液,环境代价巨大,因此正致力于研制绿色计算机。

一种新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用单个的原子或分子制造新的物质或产品。纳米材料科学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分支。从材料的结构单元层次来说,它介于宏观物质和微观原子、分子的中间领域。在纳米材料中,界面原子占极大比例,而且原子排列互不相同,界面周围的晶格结构互不相关,从而构成与晶态、非晶态均不同的一种新的结构状态。

在纳米材料中,纳米晶粒和由此而产生的高浓度晶界是它的两个重要特征。纳米晶粒中的原子排列已不能处理成无限长程有序,通常大晶体的连续能带分裂成接近分子轨道的能级,高浓度晶界及晶界原子的特殊结构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磁性、介电性、超导性、光学乃至热力学性能的改变。纳米相材料跟普通的金属、陶瓷,和其他固体材料都是由同样的原子组成,只不过这些原子排列成了纳米级的原子团,成为组成这些新材料的结构粒子或结构单元。其常规纳米材料中的基本颗粒直径不到100 nm,包含的原子不到几万个。一个直径为3 nm的原子团包含大约900个原子,几乎是英文里一个句点的百万分之一,这个比例相当于一条300多米长的帆船跟整个地球的比例。

纳米材料研究是目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相应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科研领域。

⒉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非金属性(非晶态-无定形硅)

⑴与非金属作用

常温下可与F2反应,生成SiF4。在高温下能与其它卤素和一些非金属单质如O2、N2、C等反应。SiC金刚砂;Si3N4强共价键化合物,有价值的陶磁材料。

⑵与酸作用

Si在有氧化剂(HNO3、CrO3、KMnO4、H2O2等)存在条件下,与HF酸反应

3Si+4HNO3+18HF==3H2SiF6+4NO↑+8H2O

若仅与氧化性酸则因其被“钝化”而不反应。

⑶与碱作用

无定形硅与强碱反应放出H2

Si+2NaOH+H2O==Na2SiO3+2H2↑ 浓碱液中 酸性

⑷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硅化物,如FeSi2、Mo3Si等,这些化合物组成式与元素的氧化数无关,为非整比化合物。

3-2硅烷

硅与碳相似,也有一系列氢化物,由于Si─Si(222kJ/mol)键合能力比C─C键(345.6kJ/mol)差,故其氢化物较碳少得多,至今还不到12种,其通式为

SinH2n+2(7≥n≥1),结构与烷烃相似。

⒈制备

金属硅化物与酸反应,如

-4 +4

Mg2Si+4HCl==SiH4 +2MgCl2SiH4甲硅烷,同时还有其它硅烷生成(Si为+4价,Si的电负性小于H 1.9<2.20)。

或用强还原剂LiAlH4还原硅的卤化物,如

+3 -1 -3 +1

2Si2Cl6(l)+3LiAlH4(s)==2Si2H6(g)+3LiCl(s)+3AlCl3(s)乙醚中

H-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⒉性质

硅烷为无色无臭的气体(SiH4)或液体(Si2H6),能溶于有机溶剂,熔沸点均较低。

化学性质:较相应烷烃活泼

⑴强还原性

能与O2或其它氧化剂猛烈反应,在空气中自燃,产物为SiO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燃烧

SiH4+2O2==SiO2+2H2O △H°=-1430KJ/mol

SiH4+2KMnO4==2MnO2↓ +K2SiO3+H2↑+H2O

SiH4+8AgNO3+2H2O==8Ag +SiO2↓ +8HNO3

后二反应可用于检验硅烷。

⑵在纯水中不水解,但当有微量碱存在作为催化剂,反应即迅速并激烈地进行

碱  δ- δ+

SiH4+(n+2)H2O==SiO2.nH2O↓ +4H2↑  C-H

SiH4+3H2O==H2SiO3↓ +4H2↑  δ+ δ-

SiH4+2OH-+H2O==SiO32- +4H2↑  Si-H

⑶热稳定性差

高硅烷适当加热即分解为低硅烷,低硅烷(如SiH4)加热至773K以上即分解为单质硅和H2,因此可用此反应制高纯硅

>773K

SiH4===Si+2H2↑

⒊3硅的卤化物和氟硅酸盐

一、卤化物

⒈制备:

①SiF4

石英砂SiO2萤石CaF2与浓H2SO4一同加热

SiO2 + 2CaF2 + 2H2SO4 === SiF4↑ + 2CaSO4↓ + 2H2O

硅与F2直接化合

Si + 2F2 === SiF4

②SiCl4

以前将煤与砂子加热至红热,让氯气通过

SiO2 + 2C + 2Cl2 === SiCl4↑ + 2CO↑

现在一般用硅或硅铁在加热下与Cl2直接反应:

453-473K

Si + 2Cl2 === SiCl4

SiCl4 + 4NH3 + 2H2O=SiO2 + 4NH4Cl 军用烟幕

燃烧

SiCl4 + H2+ O2 ===SiO2 + 4HCl

SiCl4与H2混合在空气中燃烧,得到SiO2 细粉用做橡胶填料。

3SiCl4 + 2Al2O3=== 3 SiO2 + 4AlCl3加热

SiCl4 + 2P2O5 === 3SiO2+ 4POCl3 加热

SiCl4 + 4SO3=== SiO2 + 2S2O5Cl2

⒉性质

水解性:(CCl4不水解,因C无价层d轨道。)

SiCl4 + 3H2O === H2SiO3↓ + 4HCl故易在潮湿空气中发烟

SiF4 + 3H2O === H2SiO3↓+4HF ┐3SiF4+3H2O===H2SiO3↓+2H2SiF6

SiF4 + 2HF=== H2SiF6 ┘

二、氟硅酸盐:H2SiF6为一强酸,其Li、Ca盐可溶,而Na、K、Ba盐难溶。

生产磷肥:Ca3(PO)4 + H2SO4 === CaSO4↓ + Ca2(H2PO4)2

由于矿石中混有SiO2、CaF2,故能产生SiF4有害气体,利用Na2SiF6的不溶性,可用Na2CO3溶液吸收SiF4:

3SiF4 + 2Na2CO3 + 2H2O === 2Na2SiF6↓白 + H4SiO4↓ + 2CO2↑

Na2SiF6可用作杀虫剂,搪瓷填料及木材防腐。

3-4硅的含氧化物

⒈二氧化硅

天然SiO2分为晶态和无定形两大类。晶态二氧化硅主要存在于石英矿中,有石英、鳞石英和方石英三种变体。纯石英为无色晶体,大而透明的棱柱状石英称为水晶;紫水晶,玛瑙,碧玉都是含杂质的有色晶体。砂子是混有杂质的石英细粒,硅藻土则是无定形二氧化硅。SiO2仅表示组成的最简式,不存在单个分子。

晶态SiO2为原子晶体,其基本结构单元为SiO4。Si原子采取sp3杂化态位于四面体中心分别以共价单键与4个氧原子相联结,四个O原子位于四面体顶角,通过O 原子把这些四面体联结成一个巨分子,因此石英具有熔点高,硬度大的性质。将石英在1873K熔融,冷却后它不再成为晶体,而成为石英玻璃,石英玻璃与普通玻璃均是过冷液体。在石英玻璃中,基本组成单元仍是SiO4,但排列不象晶体中那样整齐。石英玻璃热膨胀系数小,可用于制造耐高温仪器,它还可以透过紫外线,故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及光导纤维。

SiO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主要反应有以下几点:

⑴高温下可被Mg、Al、B还原,如

高温

SiO2+2Mg==2MgO+Si

⑵可与F2或HF酸反应,如

SiO2+4HF==SiF4↑ +2H2O(因此HF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装)

⑶SiO2为酸性氧化物,故能与热的浓碱或熔融的碱或Na2CO3反应,生成硅酸盐。如

Δ

SiO2+2NaOH==Na2SiO3+H2O

熔融  制Na2SiO3

SiO2+Na2CO3==Na2SiO3+CO2↑

因此盛碱溶液的玻璃瓶不用玻塞而用橡胶塞,因(普通)玻璃是硅酸盐类。

⒉硅酸

硅酸是组成复杂的白色固体,通常用化学式H2SiO3表示。因SiO2不溶于水,故制硅酸只能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

SiO44-+4H+==H4SiO4↓ H4SiO4不稳定,可以自相缩合。

H4SiO4叫正硅酸,为一原酸,经脱水随反应条件不同而生成一系列酸,通式为xSiO2.yH2O。如

偏硅酸 H2SiO3 X=1Y=1

二硅酸 H6Si2O7 X=2Y=3

三硅酸 H4Si3O8 X=3Y=2

二偏硅酸H2Si2O5 X=2Y=1

因偏硅酸组成最简单,故常以H2SiO3代表硅酸。H2SiO3是一种二元弱酸,K1=2×10-10,K2=1×10-12。硅酸在水中析出是由于单个分子的硅酸缩合成多酸,形成溶胶,在溶胶中加电解质可得半凝固态、软而且透明并有弹性的硅酸凝胶。将凝胶充分洗涤除杂,干燥脱水即得多孔性固体称为硅胶。硅胶用作干燥剂,吸附剂及催化剂载体,将硅胶用CoCl2溶液浸泡干燥后,根据颜色变化,可判断其吸水程度(兰 无水,粉红 饱和)。

⒊硅酸盐

⑴硅酸钠

硅酸盐中只有碱金属硅酸盐可溶于水。最常用的硅酸盐是硅酸钠,硅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Na2SiO3+2H2O==NaH3SiO4+NaOH

2NaH3SiO4==Na2H4Si2O7+H2O 有多硅酸盐生成

或 2Na2SiO3+H2O==Na2Si2O5+2NaOH

工业上制硅酸钠是将石英砂、硫酸钠和煤粉混合,放在反射炉内在1373K─1623K温度下反应1小时,冷却后所得玻璃块状物,即粗硅酸钠,将粗硅酸钠用水蒸汽处理使之溶解成为粘稠液体,俗称水玻璃,它是多种多硅酸盐的混合物,化学组成为Na2O.nSiO2。水玻璃广泛用于建筑工业,轻工业,如建筑涂料,粘合剂,肥皂洗涤剂填料,以及用于制硅胶和分子筛等。

1373~1623K

SiO2+Na2SO4+C====Na2SiO3+CO↑+SO2↑

Δ

SiO2+2NaOH==Na2SiO3+H2O 加压锅中煮之。

熔融  制Na2SiO3

SiO2+Na2CO3==Na2SiO3+CO2↑

⑵天然硅酸盐

如石棉、沸石、云母、滑石、高岭土(粘土的主要成分)、长石、石榴石等见P580表14- 5 及P591表14-7。

⑶硅酸盐工业简介

硅酸盐工业属于无机化工,它们主要产品类型有

A.玻璃

普通玻璃是Na2CO3、CaCO3和SiO2共熔得到的硅酸钠和硅酸钙的混合物,共熔后CO2逸出。普通玻璃配方为: SiO2:Na2CO3:CaCO3 = 100:40:25

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可得不同颜色的玻璃;如用钾盐代替钠盐,制成的硬玻璃耐热性高于钠玻璃;硬质玻璃(Pgrex型,硼硅酸玻璃)则是用B2O3代替部分SiO2制得,玻璃是过冷液体。

B.陶瓷

是粘土经高温失水后,一些Si─O骨架重新形成的产品。

C.水泥

是将粘土与石灰石加热到1723K左右烧结成块,再磨碎制成。是一种复杂的铝硅酸盐及氧化钙的混合物。

D.沸石与分子筛

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铝硅酸盐,其中有许多空穴的通道,因此具有吸附能力和分子交换能力,其吸附选择性高,容量大,热稳定性好,并可活化再生反复使用。分子筛有天然分子筛─沸石分子筛和人工合成分子筛,按分子筛的结构,孔径不同而分为不同型号,如4A、5A。

目前已有不含硅的氧化物分子筛。分子筛广泛用于石油化工领域。

§14-4硼

B为ⅢB族元素,价电子构型为2s22p1,价轨道4个,价电子3个。成键轨道为:

sp3杂化 四配位BF4-、BH4-

sp2杂化 三配位BCl3、B(OH)3

B激发态

成键特性:⑴共价性,形成共价化合物;⑵缺电子,空轨道接受供体电子对形成σ配键或形成多中心键;⑶多面体习性,晶态硼及许多硼化合物具有多面体结构。

多中心键是指较多原子依靠较少电子结合形成的一种共价键。

一、单质硼

单质硼分为晶态硼和无定形硼。晶态硼为黑色具有金属外貌的固体,有多种变体,它们都是以B12正二十面体为基本结构单元(这个二十面体由12个B原子组成,有12 个顶角和二十个等边三角形的面,每个顶角有一个硼原子),因连接方式不同,键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晶体类型。晶态硼属于原子晶体,因此硬度大,熔沸点高,化学性质也不活泼。无定形硼则为棕色粉末,其化性较活泼。

制备: Δ

B2O3+Al==Al2O3+2B(棕色,无定形) 粗硼与制备硅相似。

Δ

B2O3+Mg(粉)==3MgO+2B 粗硼

Δ

2B+3Br2==2BBr3

1273~1473K

2BBr3+3H2====2B(晶态)+6HBr

无定形硼的主要性质有:

⑴与氧反应

973K

4B+3O2==2B2O3 ΔH°=-2887KJ/mol 火焰绿色

B─O键键能为561─690KJ/mol。从反应的生成热和键能数据可知,B与O的亲和力很大,因此B 可作为还原剂从许多氧化物中夺取氧。

⑵与其它非金属作用

室温与F2反应得到BF3;加热时能与Cl2、Br2、S、N2反应分别得到BCl3、BBr3、B2S3和BN;不与H2直接反应。BN称为无机石墨

⑶能被氧化性酸氧化(与硅不同)

氧化性酸如浓HNO3,浓H2SO4及王水能将B氧化:

B+3HNO3==H3BO3+3NO2↑

2B+3H2SO4(浓)==2H3BO3+3SO2↑

⑷与强碱作用 与硅类似

2B+6NaOH(熔融)==2Na3BO3+3H2↑

⑸与金属作用

在高温下能与几乎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硼化物,它们与金属硅化物一样是非整比化合物,如Nb3B4、Cr4B等。

二、硼烷 乙硼烷的分子结构

B与H2不直接反应,可用类似制硅烷的方法制备硼烷:

Mg3B2+4H3PO4=2Mg3(PO4)2+B4H10+H2

4BCl3+3LiAlH4=3LiCl+3AlCl3+2B2H6

烷烃、硅烷、硼烷组成上都相似,但硅烷与硼烷理化性质更接近。硼烷可分两大类:一类通式为BnHn+4,另一类为BnHn+6。前一类较稳定,下面以B2H6为例介绍硼烷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⒈乙硼烷的分子结构

在B2H6分子中,有14个价轨道,其中B原子采取SP3杂化态,两个B原子共有8个(SP3杂化) 轨道,6个H原子有6个价轨道(1S轨道),但价电子数则只有12,两个B原子各有3个价电子,4个价轨道中有一个是空轨道,6个H原子各有有1个价电子共6个价电子,因此B2H6是缺电子分子。在此分子中,两个B原子各与2个H原子形成2个B─H键,这4个B─H键用去8个价电子,4个B─H 键在同一平面上,剩下4个价电子则在2个B原子和另外2个H 原子之间形成了垂直于上述平面的两个三中心二电子键:一个位于平面之上,另一个位于平面之下,每个三中心二电子键由一个H 原子和两个B原子共用2个电子构成,这个氢原子具有桥状结构,

H

称为桥氢原子,通过它把两个B 原子连接起来,这种键可用B B(3C─2e)表示,其键合图示及轨道填充情况如下:

H

因此,在乙硼烷中有两种键,即B─H(2C─2e正常σ键)硼氢键和B B(3C─2e)氢桥键。

B B

高硼烷中还有类似的B B开口式硼桥键和B B闭合式硼桥键。

⒉乙硼烷的化学性质

强还原性

燃烧

B2H6+3O2==B2O3+3H2O ΔH°=-2166KJ/mol

B2H6+6X2==2BX3+6HX X=卤素

水解性

B2H6+6H2O==2H3BO3↓ +6H2↑

热稳定性

受热可转变为高硼烷(373K以下稳定),条件不同,主产物不同,如

加压

2 B2H6==B4H10+H2↑

高硼烷的性质见P597表14-9。

B2H6与LiH在乙醚中作用,可生成还原性更强的配合物

乙醚中

2LiH+ B2H6==2LiBH4 硼氢化锂

LiBH4不溶于乙醚,能溶于水或乙醇,在溶液中有BH4-,还原性极强(提供H-),选择性高,且用量少、操作简单、副反应少,对温度无特殊要求,故常用于有机化工。

硼氢配合物见P600 4-4。

三、卤化物 BX3 X=F、Cl、Br、I 主要为BF3、BCl3

⒈结构:B原子sp2杂化,B用三条sp2杂化轨道(各有一单电子)与X原子的成单p 电子配对形成σ键,B-X键长略短于正常的单键:如共价半径:B80pm F 72pm其和为152pm,但B-F键长为130pm。分析原因可认为垂直于sp2杂化轨道平面的2pz轨道为空轨道,可接受X原子的npz轨道的电子而形成配位π键,可以考虑形成π64键。(比较BH3)

⒉制备:同SiX4的制备

如:B2O3 + 3CaF2 + 3H2SO4 === 2BF3 + 3CaSO4 + 3H2O

Δ

B2O3 + 3C + 3Cl2 === 2BCl3 + 3CO↑

也可与X2直接反应。

⒊性质:因B的缺电子性,表现为Leweis酸,可接受H2O、HF、NH3、醚、醇及胺类的配位原子上的电子对。

水解: 4BF3 + 3H2O === H3BO3 + 3HBF4

相当于: BF3 + 3H2O === H3BO3 + 3HF

BF3 + HF === HBF4

BF3少量通入水中水解,也可形成1:1或1:2的加合物

硼的氯、溴、碘化合物则迅速、完全水解

BCl3 + 3H2O === H3BO3 + 3HCl

BCl3 + H2O → H2OBCl3 → HOBCl2 + HCl

2H2O └――――→B(OH)3 + 2HCl

注意:SiCl4水解是利用了价层d轨道,而BCl3是因其缺电子性质。

BF3 + NH3 === BF3.NH3

BF3在有机合成化工中是一种很有用的催化剂,美国每年生产BF3 4000T。

四、硼酸和硼酸盐

⒈硼酸

硼酸包括H3BO3(正)、HBO2(偏)和多硼酸xB2O3.yH2O如四硼酸H2B4O7等。

结构:

正硼酸H3BO3中基本结构单元是BO3。在H3BO3晶体中,每个B原子用3个SP2杂化轨道与3 个羟基氧原子以σ键相结合,每个O原子还以氢键与另一个H3BO3单元中的H 原子结合而连成片层结构(P602 图14-2):

O

B

O O

层与层之间则通过范德华力相吸引。(在多硼酸中,除了有BO3结构单元外(平面三角形), 还有四面体结构的BO4结构单元这两种基本结构单元。)

性质:H3BO3为白色片状晶体,有滑腻感,可作润滑剂。由于分子的缔合,在冷水中溶解度很小,加热时,由于晶体中部分氢键断裂溶解度增大。

⑴受热分解

422K

H3BO3===HBO2+H2O

578K

HBO2===B2O3+H2O

⑵) H3BO3为一元弱酸,Ka=6×10-10

H H 加合性

O O -

HO─B +:OH2 ────> HO─B←OH +H+

O <;──── O

H H

因此其水溶液呈酸性,并不是因为其分子中羟基断裂O─H键给出H+,而是B作为缺电子原子,B(OH)3作为Lewis酸接受H2O分子中O原子的电子对而导致H2O分子中O─H断键电离出H+,是B(OH)3具有加合性(加合OH-)的表现。

利用H3BO3的缺电子性质,在H3BO3中加入多羟基化合物,如甘油(丙三醇)或甘露醇(甘露糖与葡萄糖分子式相似,结构式不同)等,可使生成的配合物表现出(一元强酸的性质)较强的酸性,可以用强碱来滴定:

R R R

H─C─OH H─C─O O─C─H-

2 │ +H3BO3= │ B │ +3H2O+ H+

H─C─OH H─C─O O─C─H

R R R

产物-1价离子体积大,负电荷分散,对H+离子的吸引减弱,故酸性增强。

⑶硼酸根的鉴别:利用H3BO3与甲醇或乙醇在浓H2SO4 存在下生成挥发性硼酸酯燃烧所特有的绿色火焰鉴别 H2SO4(浓)

H3BO3+3CH3OH==B(OCH3)3+3H2O

⑷与碱作用H3BO3与强碱NaOH中和,得NaBO2

H3BO3+NaOH==NaBO2+2H2O

在碱性较弱条件下生成四硼酸盐,如

4 H3BO3+ 2NaOH+3H2O==Na2B4O7.10H2O

硼砂

⑸与H2O2(加NaOH)反应

H3BO3+H2O2+NaOH+H2O=NaBO2.H2O2.3H2O

NaBO2.H2O2.3H2O,教材中写作NaBO3.4H2O被称为过硼酸钠,实际为过氧化氢合物。NaBO3. 4H2O为无色晶体,用于洗衣粉中作漂白剂(利用其氧化性)。

制备:

由于H3BO3的溶解度小,因此任何一种硼酸盐与酸反应均析出硼酸。因此制备硼酸可用硼酸盐加酸,如工业上用硼镁矿与H2SO4作用制H3BO3

Mg2B2O5.H2O+2H2SO4==2 H3BO3 +2MgSO4

⒉硼酸盐

硼酸盐中,除碱金属硼酸盐外,基本上都不溶于水。最常用的硼酸盐是硼砂Na2B4O7.10H2O。在硼砂晶体中,[B4O5(OH)4]2-离子通过氢键连接成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则通过Na+,以离子键结合,8个水分子则存在于链之间,故其分子式按结构应写作Na2B4O5(OH)4.8H2O。

[B4O5(OH)4]2-是多硼酸的酸根离子,其构成结构单元包含平面三角形的BO3和四面体的BO4(见P604 图14-12)

OH

O─B─O 2-

HO─B O B─OH

O─B─O

OH

硼砂的工业制备:

⑴用浓碱液分解硼镁矿

Mg2B2O5.H2O+2NaOH==2NaBO2+2Mg(OH)2↓

向较浓的NaBO2溶液通入CO2,降低溶液的碱性,使NaBO2转化为硼砂

4NaBO2+CO2+10H2O==Na2B4O5(OH)4.8H2O+Na2CO3

然后结晶分离制得硼砂。

⑵硬硼钙石加碳酸钠 共煮

Ca2B6O11.5H2O + 2Na2CO3 == Na2B4O7.10H2O +2NaBO2 +2CaCO3 习题15⑵

性质:

⑴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即失去结晶水),623~673K时变为无水盐,再加热则熔为玻璃状,熔融冷却后成为玻璃状物质。

⑵在熔融状态能溶解某些金属氧化物,生成带特征颜色的硼砂玻璃,例如

Na2B4O7+CoO==2NaBO2.Co(BO2)2 兰宝石色

在分析化学上利用硼砂的这种性质来鉴别某些金属离子,这种方法叫硼砂珠试验,这一性质应用于搪瓷工业和玻璃工业的上釉着色和焊接金属时除去表面氧化物。

⑶较易水解

B4O5(OH)42-+5H2O==2H3BO3+2B(OH)4-

从产物可以看出,硼砂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弱酸及其盐,因此溶液具有缓冲作用。0.01mol.L-1硼砂溶液pH=9.18(pH=pKa)。

⑷与NH4Cl反应,可得BN

Δ

Na2B4O7+2NH4Cl==2NaCl+B2O3+2BN(白色)+4H2O

四、硼、硅性质的相似性

B和Si虽是不同族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族的对角位置,由于离子极化作用相近(Si4+电荷高一些,但半径大;B3+电荷低一些,但半径小),因此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⒈单质晶体都是高熔点原子晶体; 与键强度相关

⒉在自然界均以含氧化合物存在;

⒊单质(无定形)都能与强碱作用放出H2;浓碱或熔融的碱

2B+2NaOH+2H2O==2NaBO2+3H2↑

Si+2NaOH+H2O==Na2SiO3+2H2↑

反应的进行,都是与由键能较低的Si─Si,B─B键转变为键能更高的Si-O,B-O 键相关。

Si─Si 222B─B293±21 Si─O452B─O561─690KJ/mol

⒋卤化物都彻底水解,生成含B─O,Si─O键的化合物(硅酸、硼酸)

⒌都有一系列氢化物,氢化物均有挥发性,不稳定

⒍含氧酸都是弱酸,含氧酸盐都易水解

⒎都易形成多酸和多酸盐

硼酸和镁沙,镁沙粉在一起起什么作用?就是中频炉用的

大兵保镖

剧情介绍

升学是件高兴事,尤其是当你第一次迈进高中校门的那一刻,应该是满怀着对新学校的激情和向往的。赖安、韦德和埃米特这三个一年级的小豆包也一样,可是他们同时也发现了高中校园还盛行着另一个“传统”,那就是喜欢欺负新生的高年级学长--俗称“校霸”。不巧的是,赖安、韦德和埃米特就读的这所高中,费尔金斯就是那个让新生不寒而栗的恐怖源头,其邪恶程度就快赶上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了,于是三个人决定,在费尔金斯的恐怖统治完全蔓延到自己身上之前,想办法自救……他们在一本雇佣兵杂志上看到了一则广告,是一个名叫“钻头”泰勒的人刊登的,以目前三个人的经济实力看,他们也只能请其中最便宜的泰勒来当自己的保镖了。

然而便宜没好货,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泰勒远不是赖安、韦德和埃米特三个人以为的那样,这个时运不济的老兵,现在正处在无家可归的可怜状态中,虽然他最喜欢说的就是“四海为家”四个字,可其实他早就厌烦了总在海滩附近席地而睡的不稳定流浪生活。

泰勒决定提供保护的同时,从身体和精神双方面训练赖安、韦德与埃米特,不仅仅教他们防身术,还要锻炼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以便于他们在迎接那个迟早会到来的最终冲突时,不至于束手待毙。

硼酸是镁砂的化学结合剂,在中频炉上主要起粘结作用,在使用中硼酸的加入量要控制好,不然会影响炉衬的使用寿命,还有可能穿炉,应合理引入,根据炉子大小,镁砂品位高低,熔炼钢种,出钢温度等多项因素一般加入量1.0--2.5范围内

关于“二氧化碳高是什么意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时光隧道]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956.html

(3)
时光隧道的头像时光隧道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时光隧道的头像
    时光隧道 2025年07月22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时光隧道”

  • 时光隧道
    时光隧道 2025年07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二氧化碳高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二氧化碳高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问题一:二...

  • 时光隧道
    用户072208 2025年07月22日

    文章不错《二氧化碳高是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