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成分和民族成份的区别

网上有关“民族成分和民族成份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民族成分和民族成份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民族成分是民族成份的错误写法,实际是一个意思。

《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于2015年5月20日国家民委第5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公安部同意,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中使用的是“民族成份”,而不是“民族成分”。

民族成份依据:

根据《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管理办法》

五条 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其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成份确认、登记。本办法所称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与继子女有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

第六条 公安部门在办理新增人口户口登记时,应当根据新增人口父母的民族成份,确认其民族成份。新增人口的父母民族成份不相同的,应当根据其父母共同签署的民族成份填报申请书予以确认并登记。

以上内容参考中央人民政府-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

以上内容参考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成分和民族成份要用哪个词?

 有人常常会混淆细则与办法,我在此为大家带来了它们的区别介绍,大家来了解吧!

实施细则与办法的区别

 实施细则,一般式针对某一部法律,对其中涉及到得具体的详细的问题,作出比较细致的规定,指导法律实施过程中,对某些事情、问题如何认定、结论及处理。一般由执行该法律或者制定该法律的部门制定细则,并经过全国人大或者国务院批准。属于法规级别。实施办法一般由行政部门对该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作出的具体规定,由该部门发布即可;或者由省级政府制定地方性的实施办法,由省人大批准发布。属于规章或者文件级别。比较一下:法律效力上,细则效力高于办法;批准程序上,细则比办法严格得多;制定部门上,细则制定的部门级别要比办法的制定部门高;涉及范围上,细则一般都是全国性的,办法可能是地方性的。当然,从实际的指导法律法规的实施,作用都一样。《立法法》中有规定,什么样的法规才能用?条例?细则?这样的名称,什么样的法规可以用?办法?名称。

细则的写法

 一、细则的概念细则是对某项法规、条例、政策、规定或其部分条文进行解释或说明的一种法规文书。

 二、细则的特点

 1.派生性细则是对法规、条例、政策、规定等既成条文的解释、补充,以使其具体化。

 2.实践性细则是对法规、条例等在执行中可能碰到的种种问题的进一步明确。

 三、细则的结构、写法细则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和日期组成。

 1.标题标题一般由制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如《吉林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也可以由事由+文种构成,如《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

 2.正文细则的正文可以采用章条式写法,也可以采用条款式。它通常包括制定?细则?的法规条文依据、具体的实施细则、执行?细则?的要求和说明几部分。

 3.落款和日期写在正文右下方。如果标题中已含有制文单位,此处可略。日期也有写在标题下方、用括号标明的。

 四、细则的写作要求

 1.要具体、周密,切忌笼统、抽象和遗漏。

 2.用语要肯定,不能含糊其辞。

办法的写法

 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办法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其条款都具体、完整,不抽象笼统。

 办法特点

 (1)办法的法规约束性侧重于行政约束力。

 (2)办法的条款都具体、完整,不能抽象笼统。

 办法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首部。包括标题、制发时间和依据等项目内容。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

 制发时间、依据。标题之下用括号注明规定制发的年、月、日和会议;或通过的会议、时间及发布的机关、时间;或批准的机关、时间等。有的办法随?命令?、?令?等文种同时发布,这一项目内容可不再写。

关于“民族成分和民族成份的区别”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婉俏]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4309.html

(2)
婉俏的头像婉俏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婉俏的头像
    婉俏 2025年09月09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婉俏”

  • 婉俏
    婉俏 2025年09月0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民族成分和民族成份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民族成分和民族成份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民...

  • 婉俏
    用户090908 2025年09月09日

    文章不错《民族成分和民族成份的区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