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为什么要脚踏鳌鱼呢?

网上有关“观音菩萨为什么要脚踏鳌鱼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观音菩萨为什么要脚踏鳌鱼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对佛教有兴趣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在“五十三参”海岛图中,观音菩萨脚踏鳌背,神态庄严、慈祥而又洒脱。佛经上讲,“苦海无边”。观音脚踏鳌鱼,为的是救苦救难,在汪洋大海中四处巡游,普渡众生出离茫茫苦海。另一种解释是:古人认为大地是浮动的,它被搁在巨大的鳌鱼背上。这就是所谓“鳌鱼托大地”之说。如果鳌鱼翻动,则会发生地震,给人间带来灭顶之灾。观音菩萨大慈大悲,脚踏鳌鱼以镇邪,给人们带来了平安。据传说鳌是海中的大龟。当年共工失败后,怒气冲天,用头触不周山,把用以撑住天的柱子也撞断了。眼看天就要塌下来,女娲便斩断鳌足,作为顶天立地的四根柱子。鳌足如此之大,鳌的体形就可想而知了。关于女娲断鳌足的神话,古籍中颇多引述。《淮南子.览冥》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在《论衡.谈天》中说:“且鳌足可以柱天体,必长大不容于天地。女娲虽圣,何能杀之?”这些叙述,既有对远古传说的保留,也有对用鳌足“柱天体”的怀疑。在《楚辞.天问》、《列子.汤问》等先秦著作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渤海东面不知几亿万里,有个无底深谷,其中有五座山,互不相连,随波涛翻滚上下往返。天帝命令禺强派十五巨鳌举首戴之,五山才兀峙不动。以后,人们便套用这个故事,用“鳌戴”比喻负荷之重或表示感恩戴德。北周著名文字家庾信在《谢赵王赉犀带等启》中说:“花开四照,惟见其荣;鳌戴三山,深知其重。”引用的就是这个典故。据《观音得道》一书记载,鳌鱼似鱼非鱼,似龟非龟,头生得和龙头相似,但没有须,身披一重厚甲,也有四只脚。平时藏身水底,觅食时浮出水面,大如船只,行动极快。它既能在水中游泳,也能上岸爬行,凭着锋利的牙齿和坚厚的甲壳,敢于肆无忌惮地横行于世。它不仅要吃牛羊猪狗,而且特别喜欢吃人。沿海居民要打打不死它,要避避不开它,实在拿它没办法。观音菩萨得知此事,便找了十万八千根蚕丝结成一个羂索,又取宝瓶中的杨柳削成九个倒剌钩儿,贯在羂索的一端,再取海滨的沙土捏成一个人形,九个倒剌钩儿藏在泥人腹内。看到此鳌出现,便将泥人迎头摔去。那鳌鱼一见有人吃,便张开血盆大口,囫囵吞下。那泥人一入鳌腹,立刻融化开来,羂索上的九个倒剌钩儿扎在它心脏四周,痛得它在沙滩上直打滚。观音菩萨道:“孽畜在人间已久,不知残害了多少生灵,理当诛灭。我本慈悲之旨度你到南海去修行,忏除夙孽,你愿也不愿?”说着放松了手中羂索。那鳌鱼毕竟有点灵通,连连点头。于是观音菩萨便踏上鳌背,航海而去。观音菩萨脚下的鳌鱼,也是诗人常见的题材。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猛虎行》中吟道:“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唐代著名诗人间禹锡,也喜引鳌入诗,他在《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因而戏酬》一诗中有这样两句:“鳌惊震海风雷起,蜃门嘘天楼阁成。”鳌鱼竟然能踩在观音脚下,当然是不同凡响了,它被看作是力量的象征。唐、宋时,皇帝殿前陛阶上镌有巨鳌,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陛阶的正中,所以称人翰林院为“上鳌头”。科举时代,进士第一名――状元受到皇帝的召见,所以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

鳌鱼,在中国古神话里对鳌鱼记载比较多,雄性鳌鱼金鳞葫芦尾,雌性鳌鱼银鳞芙蓉尾,终日遨游大海嬉戏。

相传在远古时代,金、银色的鲤鱼想跳过龙门,飞入云端升天化为龙,但是它们偷吞了海里的龙珠,只能变成龙头鱼身,称为:鳌鱼。

古神话里还有比较有名的“鳌鱼负山”,据《列子·汤向篇》记载:在渤海东边,不知道几十万里的地方,有一个大壑,名叫归墟,大地上八方九州原野的水,乃至天上银河的水,全都流注在归墟里面。

在归墟里有五座神山:第一叫岱舆,第二叫员峤,第三叫方壶,第四叫瀛洲,第五叫蓬莱。这些山的高下和周围都是三万里,山和山之间相距七万里,山顶平坦地为九千里,山上住着仙人和神人。

住在金玉所建的台观里,吃着长生不老的仙果,头戴着万年不败的鲜花,这些神仙经常在五座神山间飞相往来,它们也有苦衷,因为这五座神山都浮在水面上,无根无脚,随波逐流,随风飘荡,万一漂向北极,沉没在大海里,神仙们再也没有居住的地方了。

于是,神仙向天帝去哭诉,天帝便命海神禺疆捉了十五条大鳌鱼,三条鳌鱼为一组,用鳌头把五座神山顶戴起来,六万年轮流更替一次,也就是设法把神山压在鳌鱼背脊上,这样一来,五座神山就再也不会沉到海底去了。这就是“鳌鱼负山”的神话。

现在,杭州灵隐寺等庙宇里所塑的神仙图,鳌鱼塑在最底层,上面是座座神山和如来、观音等诸路神仙,这些,就是根据这一个神话典故而想像创造的。

“鳌鱼负山”引出“龙伯钓鳌”的故事。

在北海地区有一个龙伯国,龙伯国的人身材特别高大,都是像追日里的夸父一般巨人,他们从北海到归墟,走不了几步就到了五座神山所在,他们听说这里有鳌鱼,很感兴趣,就用巨钓,钓走了六条鳌鱼,合起来背在背上赶紧走了,回到了他们的国家,把鳌鱼杀了,在鳌鱼的硬壳上灼灸了一些眼,用来占卜吉凶。

这样,原来顶戴着岱舆和员峤两座神山的六条鳌鱼被龙伯国巨人钓去了,它们为此就失去了依赖,漂流到北极,沉没在大海里,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祸,世上的五座神山只剩下三座,即方壶、瀛洲、蓬莱三岛了。

神山的仙人们也惊恐万分,不知何日龙伯再来钓鳌,连这剩下的三座神山也保不住,这个事情,天帝也知道了,天帝非常恼怒,马上运用神力,削减龙伯国的疆土使它变窄,缩小龙伯人的身躯,使它短小。

据说,到了伏羲神农时代,龙伯国人身高还有好几十丈,龙伯国国民从此再也没有神力来归墟钓鳌,终于把海上三神山和九条鳌鱼保留下来,成为中国古神话和古今神魔小说中的一种源头,至于南海观音菩萨在东海镇伏鳌鱼,踏鳌渡海等神话故事,民间流传的就更多更神了。

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常常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解释,在我国,民间普遍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他们说地底下住着一条大鳌鱼,时间长了,大鳌鱼就想翻一下身,只要大鳌鱼一翻身,大地便会颤动起来,用现代人的眼光分析这种传说,简直是太荒唐了,有这种说法的国家,并不只有中国。

例如: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海神普舍顿就是地震的神,南美还流传着支撑世界的巨人身子一动,引起地震的说法。古代日本认为,日本岛下面住着大鲶鱼,一旦鲶鱼不高兴了,只要将尾巴一扫,于是日本就要发生一次地震。除此之外,埃及和印度也有关于地下住着动物在作怪的传说。

古典小说《说唐》中琉球国四太子亦名鳌鱼,身高一丈四尺,使一长柄金瓜锤,能征善战,后成为日本国驸马,应从好友铁冠道人,请求出兵援救王世充,因为受到已经叛变的王九龙、王九虎兄弟的欺骗,遭到秦琼偷袭,被杀。

关于“观音菩萨为什么要脚踏鳌鱼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李婉琳]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3467.html

(4)
李婉琳的头像李婉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李婉琳的头像
    李婉琳 2025年09月05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李婉琳”

  • 李婉琳
    李婉琳 2025年09月0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观音菩萨为什么要脚踏鳌鱼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观音菩萨为什么要脚踏鳌鱼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 李婉琳
    用户090505 2025年09月05日

    文章不错《观音菩萨为什么要脚踏鳌鱼呢?》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