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各地不同的数九歌

1、北京版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有一首较通俗的中国民谣是这样的(北京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2、山西大同版

一九二九不算九、

三九四九押门叫狗。

五九六九开门大走,

七九八九河开看柳,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3、四川版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

三九四九,冻死猪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

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4、河南版

一九二九,不能伸手;

三九四九,冰冰上走;

五九六九,抬头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

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九尽花不开,果子摆满街。

5、湖北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大甩手;

七九八九抬头看柳;

九九杨落地;

十九杏花开;

6、湖南版

一九二九,怀胸抱手;

三九二十七,檐前雨不滴;

四九三十六,茅草吊蜡烛;

五九四十五,咬牙像打鼓;

六九五十四,风吹如炸刺;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娃儿玩泥捏;

九九八十一,安排蓑衣和斗笠。

7、黄河流域版

敦煌文献伯4017《咏九九诗》:

“一九,万叶枯萎,鸿雁南飞;

二九,单衣觉寒,群鸟夜投高宿,鲤鱼游入深潭;

三九,朔风凛冽,荒原地冻,水面结冰犹如冰桥;

四九,参星半夜落下,辰星早上升起;

五九,白日渐长,太阳未时之后可照进堂屋;

六九,春风拂面,百草萌动,单衣即可出门;

七九,黄河冰水各半,鲤鱼游向滩头,喜鹊筑巢,鸿雁归来;

八九,草木生长,阳气遍地,正是种谷深耕之时;

九九,耧车播种,玉苗丛生,正是农家欢乐之时。”这应当是黄河流域的数九歌。

8、七里河版

流行于七里河地区的数九歌:

“头九二九,冻破碴口。

三九四九,关门闭守。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八九,精沟子(光屁股)娃娃拍手。

九九尽,庄稼人收拾打牛棍。

九九加一九,耧铧遍地走。”

而流行于安宁地区的,则是这样的:

“头九二九,关门死守。

三九四九,冻破碴口。

瞎五九,冻死狗。

六九七九,精沟子(光屁股)娃娃拍手。

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扩展资料: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广泛流传的“九九消寒歌”说: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如九九歌为: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缘凌走;

五九半,凌碴散;

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

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

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云南的数九歌是怎么样的?

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数九歌谣版本很多。版本示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在南北各地都有,不过歌词版本略有不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象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歌谣和顺口溜。?

扩展资料:

数九的计算方法

从冬天的冬至逢壬日算起(冬至后逢第一个壬日开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开始),每九天为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一般“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到了“九九”时,便寒气尽消,春深日暖了。

“数九”的正确算法是从冬至后第一个壬日算起,故,“九”在每个年份中具体日期是不固定的,须视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在哪一天而定。

另有错误认为“数九”是从冬至这天算起的,从冬至这天算起那么每年“九”的具体时间是固定的,每个“九”都固定在冬至后第9天、第18天、第27天…。“数九”从冬至这天算起的算法是错误的。

说说对数九歌的理解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揠门叫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金牛遍地走”

从道理上将,冬至是“阴极之日”白天时长最短,黑夜时间最长。而谚语“冷在三九”说的就是最冷之日,所以有各地传出不同的数九歌,“三九四九,冻死猫狗”巧的是三九四九时间刚好赶上腊月又有“进了腊月门,冻死一家人”“腊七腊八,出门冻煞”。作为农耕生活的基础经验总结,数九歌一直流传至今,盛行不衰,农村人朗朗上口,还体现在各地人民的行为中。

在南方,湖南和四川地带,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涤;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裳,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带斗笠。

数九歌是介绍的是一年四季的变化。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的由来: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各版本数九歌介绍:

1、北京版《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2、湖北版《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大甩手;

七九八九抬头看柳;

九九杨落地;

十九杏花开;

本文来自作者[碧淞]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2908.html

(19)
碧淞的头像碧淞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碧淞的头像
    碧淞 2025年08月16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碧淞”

  • 碧淞
    碧淞 2025年08月16日

    本文概览:1、北京版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有一首较通俗的中国民谣是这样的(北京版):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

  • 碧淞
    用户081610 2025年08月16日

    文章不错《求:各地不同的数九歌》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