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雪泥鸿爪全诗介绍如下:
雪泥鸿爪,意思是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出自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含义是: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
《和子由渑池怀旧》创作背景
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渑池怀旧》感悟
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这也令人想起后世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很有名的一句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早已飞过。”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系列:古诗三百首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赏析 人生在世,总是到处流浪漂泊,这像什么呢?就恰似那飞来飞去的鸿雁一样,偶然在雪地上停留片刻,也许会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但等到鸿雁飞去以后,又有谁知道它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呢?当年曾经热情招待过我们的老僧已经死去,变成了寺院里的一座新塔;而我们曾经题诗的那堵墙壁也已经破败,所题之诗也不见了痕迹。还记得我们当日在路上行走的情景吧?漫漫前路,人困驴蹇,嘶鸣声声。 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雪泥鸿爪」由此成为一个被后世广泛传诵的成语。这四句是针对苏辙原诗中的人生感慨更进一步发表的议论。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老僧新塔,坏壁旧题,也都水过是泥上爪印而已。这样的持论似乎带了虚无主义的色彩,和佛教所说的「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乃成,因缘离散即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并无本质的不同。
本文来自作者[一条小凝阳]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256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一条小凝阳”
本文概览:苏轼的雪泥鸿爪全诗介绍如下:雪泥鸿爪,意思是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出自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文章不错《苏轼的雪泥鸿爪全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