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是什么家族的人?

最近我也在看大宋提刑官,也想知道这个答案,找了很多只找到这个,可以参考下,觉得的还是满详细的。

宋慈家族考略

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是朱熹的再传弟子。他幼年时拜朱熹的得意门生吴雉为师。因此,他有机会逐渐地接近朱熹的其他弟子,时常与杨方、黄干、李方子、蔡渊、蔡沉这几位儒士名流往来。后来他进入太学,有幸结识了主持这所太学的太学博士、朱熹的私塾弟子真德秀(西先生),因此他又拜其为师。宋慈自受业于吴雉,到从师真德秀,其学问渊源为朱熹之学,尤其深受朱子“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重视实践,穷究真知,终于成功地开创了法医学事业,撰就著名的《洗冤集录》流传于世,被尊称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的家族自唐朝宋文真公传四代,由河北顺德县迁至浙江建德县,又传三代,裔孙宋仕唐(字世卿)于唐朝元和七年(812)出任福建建阳县丞。他偏爱建阳山水之美与风俗之雅,于病故之前叮嘱其妻道:“我有遗爱在,民即不讳,可立族于此”(明万历《建阳县志·县纪·附录拾遗》)。所以,其子孙后代便世居建阳,直至20世纪初返迁浙江(现今其后裔具体下落不明)。明万历年间(1601)修纂《建阳县志》时,曾经参阅过《宋氏家乘》,但至今无线索可寻。现仅据南宋时期建阳县令刘克庄所撰《宋经略墓志铭》(《先生大全集》卷159)及相关地方志史记载的资料,对宋慈的世系与家族部分成员事迹作一简要考述。

一、宋慈世系表略

因《宋氏家乘》尚未被发现,考证宋慈世系的主要资料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

2、万历《建阳县志·县纪·附录拾遗》载:“其(宋仕唐)后裔宋咸、宋慈皆在本邑功名显著。”

3、嘉靖《建阳县志·列传·人物类》载:“咸五世孙翔,翔四世孙巩”;“翔远扬祖德,而巩益振家声。”

4、万历《建阳县志·选举志·甲科》载:“宋峦:字仲山,童游里人,官浦城令,慈孙。”宋慈世系表略详见附表。

二、宋慈家族部分成员事迹考

宋慈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据可考文献记载,其家族中至少出过七位进士。他的长辈中有四位;他自己及后辈共三位。现将其家族部分成员事迹简要分述如下:

1、宋文真:河北顺德县人。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氏自唐文真公传四世,由邢迁睦。”因此,宋文真是有文献可考的宋慈之最高祖,生活在唐朝,生平事迹不详。

2、宋仕唐:字世卿,浙江建德县人。根据《宋经略墓志铭》推算,宋仕唐为宋文真的七世孙。明万历《建阳县志》(《县纪·附录拾遗》)记载:他“登唐元和壬辰(812)进士,授建阳丞。公廉自守,遇事通解,民甚安之。爱邑山川风俗之美,病革,嘱其内人曰:‘我有遗爱在,民即不违,可立族于此。’卒于官,子孙遂世居焉。”接着注释道:“旧志不载第,其后裔宋咸、宋慈皆在本邑功名显著,谅《家乘》所载不虚,故特书之。”

上述记载说明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其一,宋仕唐是宋慈家族的入闽始祖,并阐述了其子孙定居建阳的原委;其二,修纂明万历《建阳县志》时,曾经参阅过《宋氏家乘》。遗憾的是,该《家乘》现已下落不明;其三,宋咸、宋慈都是宋仕唐的直系后裔,但具体相隔代数暂时还无法推定。

3、宋咸:字贯之,建阳童游里人。北宋天圣二年(1024)宋郊榜进士(明万历《建阳县志·选举志·甲科》)。胆识兼备,文武双全。景祐元年(1034)春,他获准病休在家,次年在家乡建阳雒田里(今崇雒乡)昌茂村建霄峰精舍,聚徒讲学,培养人才。江西参议官俞龙为他作《霄峰精舍记》。庆历元年(1041)再出,任福建尤溪知县。于任内重建县学,亲自讲授经书。他的得意门生林积于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成为该县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他还撰成尤溪第一部县志——《尤川志》。任官福建邵武军时,十分关心教育,增建校舍,添置学田500亩充作教育经费。任韶州(今属广东)知州时,能当机立断,诛除图谋不轨者戎喜,其所属部下肃然,不敢违抗。狄青(武襄)经制广西,宋咸以馈饷有功,转职方员外郎。奏请于琼(今海南省),管立学,赐经史,以变其风,朝廷韪之。累官至都官郎中,终以朝散大夫头衔荣归故里讲学、著述。嘉祐八年(1063),他为当时建阳望族吴氏撰写了《大宋建州建阳县夫人黄氏墓志铭》。宋咸去世后,安葬于建阳城南宝山庵后(《建阳县志》, 1994年,第859页)。

他多历外任,勤于著述,每任所著为一集,内容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各类。宋祁、李觏、余靖、王陶、杜杞等人分别为他的著作写序。欧阳修、陆游、司马光对他的著作评价很高。宋祁为他的《剑池编》所作的序中说道:“贯之才业甚锐,如风发泉涌,虽褫巾仕途,未尝不在书研间”(民国《建阳县志·艺文志·集类》)。具体著述有《周易补注》、《易训》、《易明》、《易辨》、《毛诗正纪》、《(毛诗)外义》、《论语增注》、《杨子法言广注》、《朝制要览》、《剑池编》、《茂谈录》,等。五世孙宋翔登进士第,为湖南帅参。明万历年间,其裔孙宋文宠(与宋慈关系不详)建“宋贯之祠”以缅怀先贤业绩(民国《建阳县志·祠祀志》)。

4、宋翔:字子飞,一字志腾,建阳童游里人。颖悟卓绝,七岁时,刘子翚(屏山)命赋灯诗,援笔立成,曰:“耿耿照幽房,荧荧鹤焰长;昔年江上女,曾向乞余光。”坐客皆奖叹。绍兴21年(1151)由童年登赵逵榜进士,与同县人游訔、熊克同榜(明万历《建阳县志·选举志·甲科》)。累官国子监簿,受知张浚,为浚十客之一。时韦太后既归慈宁宫,祥瑞交至,献《绍兴乐府》12章,自此名动京师,寻加朝奉大夫、湖南安抚司参议。同寅悉以政事委其决之,辄明断如神。以朝散大夫致仕。自号梅谷居士,著有《梅谷集》。尝创建童游桥,立义田,以济族人(清道光《建阳县志·人物志·文苑》)。

5、宋安: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安为宋慈的曾祖父,生平事迹不详。

6、宋华: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华为宋慈的祖父,生平事迹不详。

7、宋巩(1147-1219):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巩为宋慈的父亲,字宜卿,建阳童游里人,宋翔四世孙。性聪慧,读书不专务章句,而词藻焕发优于场屋弱冠(场屋:科举考试的场所;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有达到壮年,叫做弱冠。场屋弱冠:此处指同场考试的年轻人)。以特科登嘉定七年(1214)甲戍袁甫榜进士,与同县人熊刚、陈范同榜(明万历《建阳县志·选举志·甲科》)。授承事郎,广州通判,廉靖有政声。随后辞归,闲居山林,嘉定12年(1219)病逝,享年73岁(明嘉靖《建阳县志·列传·人物类》)。宋巩是宋慈家族中除宋慈本人之外,生卒年份唯一可考的成员。他40岁时,宋慈出生。他以特科登进士第时已经68岁了,仅比儿子宋慈举进士早三年,真可谓大器晚成。过去认为宋巩“弱冠,登进士第”,有可能是一种误传,此误或许源于明万历《建阳县志》。否则,只能认为地方志史记载的宋巩中进士的年份有错,岂有父亲弱冠登进士第,而儿子三年之后也举进士之理!宋巩病故时,宋慈34岁,为宋慈中进士之后两年,与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的记载基本相符。

8、宋慈:略。

[宋慈墓保护碑及碑文]

9、宋国宝: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国宝为宋慈的长子,乡贡进士,生平事迹不详。

10、宋国子: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他是宋慈的次子,乡贡进士,生平事迹不详。

11、宋秉孙: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秉孙为宋慈的季子。字彝父,建阳童游里人。笃志励行,博学能文。淳祐四年(1244)甲辰留梦炎榜进士(明·万历《建阳县志·选举志·甲科》)。初知建宁县,值岁歉,悉力赈给。邑旧无城,度地兴筑。后任本郡通判,又拨余盐钱置田为修缮费。累官至朝奉大夫,尚书省主管架阁文字。入元不仕,以吟咏自娱,终于家(清康熙《建宁府志·人物·良吏》)。明嘉靖《建阳县志》卷10本传以他“入元不仕”一事将他与晋朝陶渊明(元亮)相提并论。宋秉孙的“南宋遗民”情结对他本人及其家族构成的影响尚无法考证。

12、宋学美: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宋学美为宋慈的长女,嫁给登仕郎梁新德。

13、宋济美: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她是宋慈的次女,嫁给将仕郎吴子勤。

14、宋宪、宋焘、宋湘:据刘克庄《宋经略墓志铭》载,三人均为宋慈之孙,都是将仕郎,但与宋慈三个儿子的直属关系未详。

15、宋峦:字仲山,建阳童游人,慈孙。元至正八年(1348)戊子科王宗哲榜进士。授浦城县令(明万历《建阳县志·选举志·甲科》)。宋峦为元朝建阳县唯一的进士。他与宋慈三个儿子的直属关系也不可考。

宋慈的简介

宋慈是世界公认的法医学鼻祖,在法医学领域的地位不可动摇。宋词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因为从检验尸体中发现了线索,使死者得到了公正的死亡。

宋词的家庭条件在当时应该算是不错的。他从小出生在一个朝廷官员的家里,在武陟门下学习知识。武陟是朱的徒弟,所以宋词有很多机会与许多有学问的朋友探讨学问。

宋词做官二十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宋词的坦诚和对民情的理解得到了人民的喜爱。宋慈做江西巡抚的时候,正好碰上民变兵变。为了平定内乱,宋词反对用镇压的方式平定内乱,民众需要安抚。如果使用镇压手段,将会使国内动乱更加无法控制。宋词终于平定了“山童贼”暴动,被送进了监狱。

关于宋词的介绍有很多,其中一条就足以说明宋词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当时百姓正饱受盐价高涨之苦,百姓所用的盐要经过许多波折才得以使用。所以运输成本比较高,百姓收入不多,很多人吃不上盐。宋慈为了解决百姓的烦恼,煞费苦心地改变了运盐路线,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当盐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吃盐的问题就解决了。

宋词在仕途中得到了四次升迁机会,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宋词对人民友好体贴,这是他不断得到提拔和赏识的主要原因。通过以上对宋词的介绍,你了解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吗?

宋词的故事

宋慈是南宋的一个官员。他出生在建阳,朱的故乡。他是南宋的法医学家,至今仍是法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宋词任职期间,破了很多奇案,让宋词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很多人因此对宋词的故事感兴趣。他们想知道法医之父宋慈有着怎样独特的人生。

宋词的一生充满了故事,他的人生真的与常人大相径庭。宋慈中进士后做官,凭借法律方面的才能,破了不少案子。

他总是用自己的才能去发现真相,成为当时不可多得的清官。当时宋慈坚持要对死者进行尸检。他并不看重犯罪者的供词,而是坚持自己去寻找真相。正是有了这种坚持,宋词才得以最终洗清所有冤案。

宋词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故事,与他的岳父有关。宋词的岳父是比宋词更高级的官员。宋词的公公对宋词很照顾,但他不是个好官。

宋词终于核实了岳父的证据,但宋词并不觉得尴尬。先不说他和岳父的私情,他选择了揭发岳父的证据。这个故事表现了宋词的求实精神和宋词不偏不倚的一面。

宋词的故事流传至今,他的故事对现在的人有教育意义。我们可以从他的故事中得到这样一个道理:做人要有求真的精神,做官要做清官,做追求真理的清官。

宋词的岳父

宋词被誉为包拯那样的侦探,很多人都很佩服这样一个正直、诚实、无私、善于破案的人。但是,也有一些人质疑宋词。至今还有宋词逼岳父的传言。这是真的吗?

宋词的公公是谁?宋词公公的死和宋词有关系吗?宋词的岳父当时也是大官,官阶比宋词高。宋词的岳父确实和宋词的死有关系,但不能说是宋词逼岳父的。

宋词的岳父名叫薛,是南宋的一品大员,官至尚卿。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总是希望自己能担任更重要的职位,所以一直在追求名利。因为他对名利的追求,最后把人变成了贪官。他做官的时候犯了很多错误,最后这些错误都被宋词引用了。在这种情况下,薛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官职,落魄地回到家乡。

宋词的公公回到家乡后,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追求的东西离自己越来越远。本来他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名利,能穿着好衣服回到家乡。但现状是落魄,他无法心甘情愿的接受现状,于是选择了自杀。所以有人说宋词逼岳父,但其实宋词岳父的死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

宋慈的岳父虽然做官很高,但在为官期间过于注重名利,最终把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宋慈,字惠父,汉族,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著有《洗冤集录》五卷。

宋慈(1186年/1187年-1249年4月21日/1250年4月10日),字惠父,号自牧。福建路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南平)人。中国南宋官员、法医学家。

宋慈自幼受学于父,后相继受学于朱熹弟子吴稚、名儒真德秀等。嘉定十年(1217年)中乙科进士,补授赣州信丰主簿。因镇压南安军峒民起义及抚定汀州兵变,受举荐知长汀县。后历提点广东、江西、广西等地刑狱。

在地方廉政爱民,执法严明,听讼清明,决事果断;制订办案规约,清整积案,理清曲直,雪冤禁暴。又整顿盐运;赈灾济困,实行“济粜法”,接济饥民。累官广东经略安抚使、知广州,加焕章阁直学士。淳祐九年(1249年)或淳祐十年(1250年),宋慈逝世,获赠朝议大夫。

后世纪念

宋慈墓位于福建省建阳区崇雒乡昌茂村旁的凤山岭上。1955年调查发现墓前断碣一座,碑文据说为宋理宗亲题:“慈字惠父,宋公之墓”。1961年3月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1957年、1982年省、县两次拨款重修,今墓仿杭州岳飞墓行制修建,坐西北朝东南,为石砌弯隆形封土堆。

在宋慈墓园的侧面,有新建的“宋慈纪念馆”,宋慈半身铜像就立于纪念馆中央,“宋慈宗师”四个大字高高悬挂在宋慈铜像后的正面墙上。

1986年,全国法医学界代表聚首建阳,召开宋慈诞辰八百周年纪念活动,落成宋慈亭,拜谒宋慈墓,揭幕宋慈塑像,还召开了学术研讨会;童游街道的一条主街被命名为“宋慈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宋慈

本文来自作者[迎蓝]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2359.html

(14)
迎蓝的头像迎蓝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迎蓝的头像
    迎蓝 2025年08月08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迎蓝”

  • 迎蓝
    迎蓝 2025年08月08日

    本文概览:最近我也在看大宋提刑官,也想知道这个答案,找了很多只找到这个,可以参考下,觉得的还是满详细的。宋慈家族考略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是朱熹的再传弟子。他幼年时拜朱熹的得意门生...

  • 迎蓝
    用户080806 2025年08月08日

    文章不错《宋慈是什么家族的人?》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