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说汉朝历史

网上有关“谁说说汉朝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谁说说汉朝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汉朝分西汉、东汉 西汉简介 秦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是一个强大的王朝,这就是西汉王朝。 西汉是继秦之后的强大的统一的封建王朝。西汉建立后,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领域均取得明显进步。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汉武帝又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如推行“推恩令”、“中朝”制、盐铁专卖及“独尊儒术”等。在征讨匈奴的同时,西汉政府还派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对外交往,丝绸之路随之产生。而以“昭君出塞”为标志的和亲,汉中央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也在继续得到发展。西汉后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王莽改制和绿林、赤眉大起义。西汉时期在文学、史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成就辉煌灿烂,影响深远。 西汉建立(前206年-前202年) 楚汉战争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到处出现割据势力,而刘邦和项羽也在这时崛起。项梁找到了楚王的后代,立为楚怀王(后为楚义帝),并且各自出兵,打算攻灭秦朝。 刘邦听从谋士的安排,于公元前207年12月首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据秦都咸阳。刘邦未实现“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因自己的实力不及项羽,退军霸上。此后项羽渐握大权,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进行统治,分封诸侯。立楚怀王为义帝,封自己为“西楚霸王”。他将刘邦封在蜀地,且将刘邦的国号定为汉。该年中国有18个诸侯,1个义帝。不久,刘邦在自己的封地整顿军队对项羽进行进攻,前期并不占据优势。不过,刘邦的军事才能虽然无法与项羽相比,但刘邦善于使用人才,他重用萧何、张良、陈平等谋士为他效力。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不被项羽重用的将领韩信,正是他出色的军事才能使局面逆转。在最后的垓下战役中,刘邦赢了项羽,而项羽拒绝了属下东渡乌江卷土重来的建议之后,他在乌江边自尽,为楚汉战争画上了句号。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皇帝,定国号为汉。6月定都长安,西汉王朝诞生。 休养生息(前202年-前141年) 与民休息也就是我们历史上常说的“修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以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峻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几代皇帝(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执行了六七十年。结果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班固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无为而治汉高祖称帝后,有鉴于秦亡经验,遂在政策上采取道家“黄老治术”、“无为而治”的理念。 首先,采取“郡国制”,郡县和封国并存。皇帝分封侯国和王国,其中侯国只享有封地内的税收无军事和行政权并受郡的管辖,而王国则拥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另外,对内注意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为恢复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对外则和亲匈奴,维持边区和平。汉朝这一系列政策大体维持了一时和平,但亦引致一系列问题,对内的轻徭薄赋政策,令地方上一些豪强势力日大,形成土地兼并;对外则匈奴侵略日频,威胁边区和平。 在执行这些政策之余,汉高祖也对在楚汉相争中有大功的异姓诸侯王们起了猜忌之心。韩信就是在这时候被萧何用计被吕后处死,随后彭越、英布等人也相继被铲除。异姓诸侯王几乎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刘姓诸侯王。刘邦在白马之盟上对众人说了一句话:“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受伤,不治死亡。时为前195年。 吕后专权汉高祖死后,政权渐渐被高祖皇后吕太后所掌握,继位的太子汉惠帝因受到吕后的刺激,不理政事,惠帝死后,吕太后连立两傀儡皇帝,并渐渐削弱刘氏,并封诸吕为王,掌权长达八年。这种局面一直到吕后死后,周勃和陈平夺禁军权,斩杀吕产等人,才告消灭。 文景之治吕太后死后,由于诸吕掌握兵权,而功臣更不满吕氏专权,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施计夺取吕氏的兵权。由于汉高祖只余下两个儿子,朝臣以淮南王母家赵氏强横,代王母家薄家善良,故以吕太后所立的傀儡皇帝非惠帝亲生为由,迎立代王恒即帝位,是为汉文帝。他减轻人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其子景帝即位后,也持续此种政策,因此历史上将此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二帝都是道家思想的推崇者,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在此期间,国家稳定发展,国力大大增强。 只是,景帝在位期间,听取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操之过急,结果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为此时期唯一的一次动乱,且为期不到一年,结果由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所平定。七国之乱后,朝廷设法剥夺各个诸侯王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大汉盛世(前141年-前48年) 对外战争 西汉中期算是汉朝最强盛的时段。景帝死后,太子刘彻即位,即汉武帝,一上台便改“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对外三度攻匈奴,把匈奴驱逐至漠北地区、打通西域,造成“丝绸之路”;对内则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力量;并召开“盐铁会议”将制盐和制铁的事业收为国有。但武帝对外的战争也是有代价的,武帝三打匈奴后继续对匈奴攻伐,令匈奴边患再次复燃;武帝时国家的税收再次增加,同时武帝将刑罚也再次加严,武帝后期因此发生了一些暴乱;开销甚大,因此创立“均输”、“平准”官,与民争利。另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了中国固有的文化潮流。 刘彻死后,刘弗陵、刘病己继承遗志,他们在任时,汉国的经济最繁荣,政治最稳固,文化最昌盛,科技最发达,疆域最辽阔,综合国力是世界第一,史称武昭宣盛世。 武帝晚年,发表了著名的轮台之诏,这也表达了汉武帝对自己深刻的反省,国家也渐渐稳定下来,使汉武帝虽有亡秦之失却无亡秦之祸。 衰败灭亡(前48年-公元9年) 衰于元成 宣帝于43岁时病死,太子汉元帝即位。元帝以后,豪强大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加上汉成帝沉迷于温柔乡。王氏的权力愈来愈大,自王太后的亲戚王凤以来,全由王氏子侄出任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在朝廷的势力日渐巩固。 败于哀平 汉成帝死后,成帝皇后赵飞燕联同太子合力排挤王氏。太子即位是为汉哀帝。把哀帝祖母傅太后及生母丁太后入主宫禁。大司马王莽见大势已去,向太皇太后王氏建议暂时退让,结果王莽辞官回到新野新乡封国。 汉哀帝不事政纲,让汉朝逐渐衰弱。而“断袖之癖”典故中的的宠奴董贤,二十二岁时拜为大司马辅政。 汉哀帝死后,王氏权力再起,此时,王莽以君子之姿逐渐干预朝政。最后,他杀孝平,废孺子,于9年1月10日正式称帝,改汉为新,西汉亡。 东汉简史 汉光武帝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王莽代汉建新之后,新帝王莽先后颁布了“王田令”、“私属令”等一系列新政,力图缓解西汉中期之后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然而,王莽改制触动了大豪强与许多上层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与排斥,加之改革措施过激过快,终于使这场由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自救式改革以失败而告终。王莽改制不但没能缓解西汉中后期以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反而使得这种矛盾空前激化,加之新朝末年水旱灾害不断,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爆发了著名的绿林与赤眉大起义。一时间,四方相应,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昆阳城下,面对新朝号称百万(实为42万左右)的围剿大军,西汉皇族后裔出身的刘秀沉着冷静、奋力死战,终于在其他绿林军的配合下,一举摧垮新莽42万大军。昆阳之战,标志着新王朝赖以维持其统治的军事力量基本上消耗殆尽。同年,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死于变民之手,新朝灭亡。新朝灭亡之后,曾与绿林军并肩作战的刘秀北渡黄河,与绿林军彻底决裂,从而开始了他占有河北,逐鹿中原,进而兼并天下的霸业。公元25年,即东汉建武元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因刘秀系西汉皇族的后裔,故国号仍为“汉”,刘秀就是汉世祖光武皇帝。因刘秀所建立的汉王朝首都在洛阳,刘邦所建立的汉王朝首都在长安,在地理位置上一东一西,故后世称刘邦所建汉朝为西汉,刘秀所建汉朝为东汉。刘秀定都洛阳之后,不断对四方用兵,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立地称王的隗嚣与在西蜀称帝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经过12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东汉建武十二年即公元37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自此,经历了自新莽末年长达近二十年的纷争混战,古老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 光武帝在平定天下之后,重视生产与人民生活的恢复与发展,遭战乱破坏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人口与垦田数目大大增加,史称“光武中兴”。又历经汉明帝、汉章帝30多年的统治,东汉的国力空前强盛,四夷臣服。公元121年,摄政长达17年之久的邓太后驾崩,东汉王朝自此结束了她的黄金岁月,朝政急转直下。东汉自和帝起,皇帝都是年幼即位,而摄政的阎氏、梁氏、何氏等太后皆无邓太后的政治才能与贤淑品德,她们或私欲过重,或优柔寡断,使得外戚势力与宦官横行朝堂,朝政日益衰败。汉灵帝即位之后,沉迷酒色,重用宦官,终于在东汉中平元年爆发了震惊朝野的黄巾之乱,东汉朝廷调集重兵才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变乱镇压下去。公元190年,刚刚平定了“黄巾之乱”的东汉王朝又逢“董卓之乱”,中央大权逐步落入董卓等权臣之手,而其他在外带兵的将领与地方豪强也借助于围剿黄巾军的机会掌握了大量的武装,从而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大幕,董卓、袁绍、曹操、孙坚、刘备等人纷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公元220年(东汉延康元年),曹操病死,沿袭了魏王爵位的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在洛阳称帝,国号“大魏”,东汉灭亡。自光武帝开基创业到汉献帝让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王朝历十二帝,立国196年。 东汉提倡儒学,太学林立,学术气氛浓厚,故而东汉在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和文化发展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了造纸术,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纸”—“蔡侯纸”诞生了,从而使中国结束了“竹帛”时代,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东汉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巨人—张衡,他发明了水运浑天仪与地动仪,尤其是地动仪,直到1700多年之后,欧洲才发明了类似的仪器。他在天文学巨著《灵宪》中对月食成因的解释,使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揭示了月食成因的人。此外,被称为文宗字祖的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成为了汉字学的开山鼻祖,故后人研究汉字必先读《说文》;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的不朽之著,成为了日后中医学的“医方之祖”。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了全身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人,在医学比较落后的封建时代,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班固所著的《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先河,成为了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史学巨著。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杰出的代表性人物,其中“纸圣”为蔡伦,“科圣”为张衡,“医圣”为张仲景,字圣为“许慎”,仅东汉一代就出现了四位“圣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汉朝分为:西汉(约200年)、新朝(王莽、约15年)、东汉(约200年)

先说西汉, 西汉总共14个皇帝,他们是由“三个独角+两个组合”而成,三个独角分别是:刘邦、汉武帝、汉成帝;两个组合是:文景之治、昭宣中兴。(整个西汉都在给汉武帝还债)?

先从刘邦说起,刘邦干了几件比较重要的事,首先是对匈奴。刘邦为了天下太平,采取和匈奴联姻的策略,只要和匈奴出点什么问题,就安排和亲。再就是郡和封国并存,皇帝亲自管辖的叫郡,交给诸侯管辖的叫国。东周全是国,管不住灭亡了,秦朝全是郡,底下一造反,连个诸侯队友都找不到,亡了。刘邦各学一半,这就是郡国并存。还记得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盟”,刘邦砍了白蛇,又拿刀砍白马,边砍边说:以后只有我们姓刘的能当王,其他人靠边。但是刘邦刚死这句话就作废了。为什么?败家媳妇吕雉带头拆台,在新皇帝背后偷偷摸摸的把持朝政,把吕家全家老小老进来掺和国事。虽然吕雉自己没命当皇帝,但一连送了三条皇帝命,后来她一死,吕家就被下面造反的人杀了个干净。

一枚崭新的皇帝诞生了—— 汉文帝,说到汉文帝一般都和汉景帝一起说,这是著名的“文景之治”。爷俩特别厚道,有名的贤君,特别是汉文帝,勤俭节约,不舍得给老婆买件新衣服,不舍得给房子装修,能在节俭方面和汉文帝一决高下的皇帝,估计只有道光了。“文景”搞的是道家无为而治那一套,史上难得的温和仁慈,财富猛增。从刘邦到“文景之治”,大汉基本的策略是修养生息,谁知道刚有点钱,跳出来一个富三代:汉武大帝刘彻,他印证了“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汉武帝时代,穷兵黩武,四处征战,老了之后和秦始皇一样梦想长生不老,然后就出事了。这几年面子是挣足了,家业差点败光了,可是汉武帝命好,爷爷爸爸给他攒钱,还有小字辈替他还债。这就是第二个黄金搭档:汉昭帝+汉宣帝,请注意,这俩中间还夹了个皇帝,但只当了二十七天。汉昭帝和汉宣帝除了继续跟匈奴死磕,基本上比较消停,老老实实不惹事,人们生活水平蹭蹭提高,这就是“昭宣中兴”。不过这次兴盛也是西汉衰亡的开始,最后几个皇帝都是来凑数的,到汉成帝时,西汉就快剧终了。最后几个小皇帝都是吕雉家族的各种七舅老爷干政,这就是汉朝特色—— 外戚政治。结果几个皇帝的外戚都在换代后被杀个精光,吕家是这样,霍家也是这样,就是霍去病家。(汉武帝死前托霍去病的弟弟霍光给儿子辅政,由此霍家不知收敛,最后玩大了,被满门抄斩。)最后几个皇帝的外戚集团是太后带头的老王家,她侄子是个宰相,把最后一个刘姓的皇帝踹了,自个儿当上了皇帝。轰轰烈烈的西汉王朝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全剧终了。这个把皇帝踹下来的宰相叫王莽,接下来讲—— 王莽篡汉

在讲王莽之前,插一些小贴士。①司马相如,四川人,偶像级才子,深得汉武帝喜爱,让他跑去西南搞外务,贡献很大。②汉武帝喜欢儒家学派,从此中国独尊儒家。③董仲舒,汉武帝很喜欢他,路过坟前都要下马徒步,这就是西安的“下马陵”。⑤ 汉武帝一生打打杀杀,国家贫困,到晚年醒悟,做了深刻自我检讨,再不动干戈,不辱一代雄主之名。

大汉王朝之王莽篡汉

大名鼎鼎的西汉的接班人,是新朝。新王朝的皇帝王莽,多少年来不招待见,就是因为他的皇位是偷来的。王莽具备成功人士三要素:智商高、情商高、努力早。前面讲过西汉盛产“外戚政治”,就是老皇帝驾崩了,新皇帝还小,太后就带着娘家人瞎掺和。西汉最后几个小皇帝没什么实权,所有都在太后王大妈(汉成帝母亲)手里,而王莽就是王大妈的侄子。

王莽的父亲死的早,所以王莽从小在家族里没什么地位,好在他聪明。王莽对外谦卑好学品德高尚,对内孝顺检点无微不至,伺候长辈比亲儿子还亲。叔叔大爷姑妈阿姨喜欢得不得了,逢人就夸他是好宝宝,至少有两个叔叔死前就极力向王太后推荐王莽做官。从此王莽奋发图强,从黄门廊一直干到宰相,当上宰相的王莽就开始显露出他的狼子野心,一面继续营造自己慷慨知礼的完美男神形象,一面盯着皇帝的位子流口水。最后大家都看好他的时候,他就顺势踹开小皇帝,自己上位,建立了新王朝,虽然十五年后,他自己也被人弄死了。(王莽的改朝换代未经暴力流血,西汉平静的变成新朝,但据说他毒死过一位小刘皇帝。)

接下来看看王莽在位时都干了些什么?

王莽的标签有两个:复古&超前。王莽是一个儒家学霸,同时也是一个以拯救世界为己任的男人,这样他就会拼命创造一个理想世界,而理想世界正是人类未来的梦。王莽从当宰相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全面改革,发誓要把新朝带回他心目中完美世界的楷模——阳光灿烂的周王朝。于是大兴儒学,大改制度,这事儿整个欧洲1500年后才开始,叫文艺复兴,王莽一个人早动手了,叫“托古改制”。

一、货币改革

把汉朝的货币换成新朝的货币,但是估计王莽没有想清楚就换,结果换了四五次,市面上无数版本的钱。本来想通过经济改革大力扶贫,结果玩脱了,变成流通障碍,二七换一次,家产就缩水一次。

二、人人平等

王莽是人权鼻祖,两千年前就知道人人平等,直接废除奴隶买卖,不容易。结果步子迈大了,有钱人家里没人干活了,穷人没活路了。一杆子高尚情操捅下去,一秒就出大事。

三、土地改革

土地收归国有,居然两千年前就干出来了。这一下有钱没钱的全得罪了,因为土地是地主吃饭的活计,这一收回地主吃不起饭,地主吃不起饭,穷人更没活路。

四、市场改革

朝廷管制盐、铁、酒等,控制物价。朝廷囤货,商人一旦坐地起价,就马上低价卖出,打击哄抬高价。朝廷控制贷款,借钱找有司,做生意的,连本带利还,婚丧嫁娶不用还利息。但是这个事情又早了,还多少利息算不清啊,那时候也没会计。

所有人都盼着王莽带领大家奔向美好生活,结果男神做起事来,完全不给力,这些改革搞得大家生不如死。他还有强迫症,没事就倒腾官名地名,把匈奴直接降级、官印也要拿回来;类似的还有对朝鲜、西南各国,连人家国名都想改,那匈奴、朝鲜、西南各国谁会乐意呢?于是大家为这点破事打得头破血流。本来百姓就被改革搞了一肚子火,又被抓去打仗,结果百姓造反,全国到处闹灾荒。于是起义军忽然冲进城里,一刀捅死了王莽,新朝就这么终结了。

小贴士:在“绿林军”中,有个叫刘秀的,祖上是汉武帝的兄弟,也算是皇亲国戚,可是到他这辈已经混成了平民,这这么个平头百姓,重新接上了中断的大汉王朝,并且延续了它两百年的寿命。

接下来接着讲:东汉故事

一般来说,中国历史的朝代中,先后分为“西、东”两段,西指首都在现在的西安,东指首都在洛阳。提起西汉,刘邦刘彻文景之治,全明星阵容历史大戏,看得大家直呼过瘾。而提起东汉,存在感稍微弱了点。不过再弱,也比王莽好点。

前面讲刺杀王莽的绿林军中,有个叫刘秀的,一开始跟着别人起哄,后来因为动作太大,一不小心当了老大,然后仗着自己姓刘,重新建立了一个汉朝,首都定在洛阳,后人管它叫东汉。

贯穿整个东汉的三大组合:皇家F4、老女孩、大草包BOY

一、皇家F4

“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四代皇帝号称东汉皇家F4,大家都是皇帝圈的业界良心,尤其是带头大哥光武帝刘秀,当年起义的时候生龙活虎,坐上龙椅一秒变安静美男子,不打仗、不劳民、不重税,对老婆又好。虽然不像秦皇换武帝开疆拓土,但刘秀真是个好皇帝,死得时候还说对百姓不够好。后面几代皇帝都是大好人,对自己人像春天般温暖,对敌人像冬天般无情。从战国时期就专注和中原相爱相杀的匈奴,终于被汉和帝踹飞了。

二、老女孩

这个阶段,好皇帝牌基本打光了,东汉的局势开始下跌,汉和帝就是这个拐点。一方面,国家治理得不错,可谓励精图治;另一方面,大汉阴魂不散的外戚政治,也在他这里死灰复燃。东汉一开始,刘秀就不给亲戚掺和的机会,可是到了汉和帝少年登基,大字不识几个,于是太后趁机带着外戚们瞎掺和,第一个就是窦太后。这一下子又开了亲戚干政的先河,一连出了四个:太后&外戚套装、集齐窦、邓、阎、梁四个老太太,就称为东汉女子组合:老女孩。不过,外戚也有有本事的人,东汉窦家和西汉霍家都是皇室外戚,但都打匈奴有功,又都居功自傲,结局都十分惨。

三、大草包BOY

大草包BOY组合:宦官。东汉后期亲戚们就喜欢利用小皇帝上位,独霸朝政,小皇帝长大很不爽,想找人来帮忙,谁最合适呢,跟朝中大臣也没说过几句话,所以瞄准了身边的宦官。这里说明一下,宦官以前并不专指太监,只是宫里的服务员,就是东汉的时候宦官才全换成了太监。

皇帝一声令下,外戚和宦官开始打架,BOY们一个个生龙活虎,很厉害。窦、邓、阎、梁四家,竟然一个个排队被打得精光,给了皇帝大大的惊喜,宦官们达到了人生巅峰,翻云覆雨,没什么办不到的。但是宦官权力一大,就开始干政,这就把士大夫惹毛了,于是士大夫经常和宦官不对付。宦官变着法儿地诬告、陷害迫害士大夫,这事没完没了地持续到东汉末年,叫“党锢之争”。正在宦官和士大夫打得热火朝天,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黄巾起义,这次起义最终被镇压了下去。造反虽然被镇压下去,但真正的乱世才刚刚开始,黄巾起义后,东汉也走到了尽头,宦官和士大夫下半场继续对着干。有个叫袁绍的男人,脑子有点问题,为了彻底消灭宦官,从遥远的西北叫来个胖子董卓,董卓本来是应何进和袁绍的邀请进京铲除宦官势力的,但此时黄帝外戚何进已被宦官弄死,袁绍便在接到逃亡的少帝和陈留王后,率领军队,保护少帝和陈留王回到了洛阳。你看这事办的。

接下来讲——大汉王朝西域篇

西域各国,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新疆地区,匈奴、大汉、西域各国的大致地理关系如下:

匈奴和西汉的关系: 西汉刚建立的时候,匈奴又跑来扰乱,刘邦要休养生息,采取联姻政策,保国家平安。这个休养生息的策略一直到汉武帝,总算休到了头。汉武帝,刺儿头,加上祖上攒了不少钱,底气十足,对匈奴发起了总攻,辉煌战果是夺取了河西走廊,把匈奴赶回北方。(河西走廊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以前是匈奴片区,隔绝了汉朝和西域,只有把他抢过来,才有机会让西域臣服,这才有了管理这些小兄弟的西域都护府。)

那些历史资料上的老熟人就是这个时期冒出来的:①张塞通西域,汉武帝打匈奴前,派张赛跑到西域去拉帮手,结果帮手没拉到,出门就让匈奴逮了,关了十年后逃跑,回家的时候又让匈奴抓住关了一年,再逃回大汉的时候已经是个沧桑大叔。但这是中原人初次踏进传说中的西域,开起了隐藏地图,和西域诸国成为好友,为以后组团打匈奴带来很多便利。②卫青霍去病,舅舅外甥的关系,爷俩是打击匈奴的好队友,练得一手“抗击匈奴的100种方法”,把把到位,可是霍家也因为这些功劳最后犯了大忌,全家遭殃。(汉武帝极其喜欢霍去病,给他买了栋大房子,霍去病没要,留下了千古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③李广,飞将军,结果不认得路,打匈奴的时候在沙漠里迷路,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自杀了。

好不容易,匈奴打累了,和中原握手言和,这次派苏武,苏武和同事一起去匈奴那里,结果同事变身不靠谱队友,在人家的地盘上杀人搞事,大汉和匈奴刚要握手,顺势又改成互殴。苏武就这么莫名其妙牵连进去,被扔到北海去放公羊。二十年后,匈奴又打累了,苏武被放了回来,这二十年间,苏武死活没投降,这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

这一回合出现哪些名人呢?

李陵,西汉著名良将,这一回合打匈奴的时候被俘虏。汉武帝很生气,说:“打了败仗居然不自杀,是不是相当叛徒啊!杀他全家!”逼得李陵直接投靠了匈奴。这时候有人给李陵说了句好话,他就是司马迁,结果被施以宫刑。

没过多久,匈奴又犯贱了,这次欺负的是大汉在西域的小弟——乌孙。这一次匈奴被打散架了,分出来南北两个,南匈奴归附了大汉,北匈奴继续跟大汉作对。一支汉朝远征军冲过去灭掉了北匈奴,远征军的首领叫陈汤,留下千古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西汉和匈奴的历史到这里,就算是交代了。

西汉和西域的关系: 西域一堆小国家,夹在匈奴和大汉两个火药桶之间,玩的就是心跳。case 1: 楼兰,和西汉最近的西域国家,跟着匈奴不学好,追着汉朝使节砍,被大汉冲过去暴打一顿。case 2: 大宛,家里有宝贝:寒雪宝马,死活不卖给西汉,而且动刀弄枪的,结果被西汉冲过去收拾了。case 3: ?莎车,莎车和西汉有和亲关系,莎车的小国王是汉朝外孙,可是这孩子非常熊,被弄死了。

匈奴和新朝的关系: 时间一晃,王莽上台了,本来南匈奴归附西汉,但王莽非要降南匈奴的级,气的匈奴又分裂出去,然后开打,结果王莽被进城的起义军捅死了。

匈奴与东汉的关系: 东汉建立的同时,本来只剩一半的匈奴,又啪啪分了两半,南边继续归附东汉,北边继续对着干,所以东汉只需要对付四分之一的匈奴。他们死磕匈奴,最后磕的匈奴玩命往西边跑,这一跑,就从此消失在历史记载中。东西两汉跟匈奴斗了300年,这里就是决胜局了。(匈奴人没文化,不会写日记,所以没留下记录,也没有自己的历史,被赶跑以后就消失了。)

东汉和西域

东汉刚建立的时候,国力羸弱,加上匈奴*威还在,以前基本听话的西域小弟们又开始躁动了。这个时候东汉冒出来一个人,分分钟扭转局面,他到鄯善(前楼兰)出使,带着小弟冲到驿所,放火红烧匈奴使节,鄯善直接吓坏了,瞬间倒向大汉。这个人就是投笔从戎的西域总督班超。还有个国家叫于阗[tián],巫师怂恿国王投靠匈奴,被班超一刀砍掉脑袋,类似的事迹很多。班超有力的维护了东汉在西域的权威,同时还带着很多效果抵抗外敌,可以说,西域这摊子事能解决,都是他的功劳。后来东汉衰弱,除了班超父子,历任西域总督基本能力不行,西域又慢慢退出了汉朝的势力范围,大汉王朝和西域的关系也基本到此为止。

接下来讲 —— 三国

关于“谁说说汉朝历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安寒]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989.html

(2)
安寒的头像安寒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安寒的头像
    安寒 2025年07月22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安寒”

  • 安寒
    安寒 2025年07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谁说说汉朝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谁说说汉朝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汉朝分西汉、东汉 西汉...

  • 安寒
    用户072211 2025年07月22日

    文章不错《谁说说汉朝历史》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