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1000xm4-wf1000xm4-

网上有关“wh1000xm4?wf1000xm4?”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wh1000xm4?wf1000xm4?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WH1000XM4?WF1000XM4??

??

WH1000XM4WF1000XM4?WF1000XM4

??

??

?

?WH1000XM4?WF1000XM4?

最强降噪耳机来了,简评索尼降噪黑科技新品WH-1000XM4

索尼是第一个将主动降噪技术放在真无线耳机上的品牌。

2017 年,业界第一款搭载主动降噪技术的真无线耳机 — 索尼 WF-1000X 登场,这对于发展迅速的真无线市场无疑是一剂猛药,后续支持主动降噪的真无线耳机如同雨后春笋般涌出,如今,你甚至可以在百元价位的真无线耳机上看到主动降噪的身影。当你横向去看整个真无线耳机市场的发展历程时,你会发现有几个技术点是代表着属于真无线耳机的「工业革命」:

一、基础体验,包括连接、续航等;

二、进阶功能,包括无线充电、低延迟等;

三、高阶功能,包括主动降噪、蓝牙传输技术、虚拟音效等。

正是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突破,将真无线耳机这样一个新兴品类推向了大众市场,成为了每个人日常出行的必备单品。

毫无疑问,索尼在真无线耳机的「工业革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当初所有品牌都不敢尝试的时候,他们将真无线降噪耳机带到了大家的面前,即便体验上仍不完美,但唯有革新,才会创造「完美」。

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的公司,索尼每更新一代产品你都能从中感受到他们的技术进步,所谓的「黑 科技 」,也正是索尼的技术团队不断努力前行的证明。2019 年,索尼的第二款真无线降噪耳机 WF-1000XM3 亮相,相比初代,它已经在各个方向有了显著的技术突破,这也使得 WF-1000XM3 在当时的真无线耳机市场站稳了头部的位置,不过后续登场的 AirPods Pro、Bose QC Earbuds 等优秀的产品又拉高了旗舰真无线耳机的标准,索尼也到了更新自家旗舰真无线耳机的时候了,全新的 WF-1000XM4 真无线降噪耳机正式亮相。

知道我拿到 WF-1000XM4 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

「卧槽,这么小的吗?」

是的,这一次索尼将 WF-1000XM4 的包装盒做得非常迷你,而且还特别精致,这可能是我第一次想去花点篇幅聊包装设计的真无线耳机。WF-1000XM4 的包装盒尺寸仅为上一代的 34%,而且整个包装盒是用中国的竹子、泰国的甘蔗和再生纸制成,这意味着它是可以被环境轻松降解的,加上更小的尺寸便于运输更多的批次,环保这一理念在这一款产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别以为用环保材料去做包装成本会下降,相反,这一类的环保材料相比塑料会更贵,如何在包装设计和成本控制之间去权衡,索尼方面是有做认真的思考的。在细节方面,WF-1000XM4 的包装封套采用了一次性黏贴设计,撕开后是不可能重新贴上的,杜绝了二次销售的可能,并且包装盒上用压印工艺做出了「1000X SERIES」的字样,无油墨,质感也相当在线,至于包装内的东西则很简单:数据线、硅胶耳帽、说明书,常规的三件套。

可以说,WF-1000XM4 的包装带给了我一种日式的优雅风格,即使还未开箱,我也早已被其折服,特别是我自己现在也接触到了产品包装的一些工艺和流程,深感其中的设计高度,只能说:「不愧是索尼」。

不只是包装,WF-1000XM4 的充电盒体积也相比前代缩小了 40%,腔体尺寸则相比前代缩小了 10%,将 WF-1000XM4 和 WF-1000XM3 两代产品放在一起,你就能感受到它们变化有多大,即便和 AirPods Pro 对比,WF-1000XM4 也依旧显得小巧。尺寸的缩小并没有对 WF-1000XM4 的续航时间有着较大影响,WF-1000XM4 单体续航甚至还上升到了 8 小时,总续航则保持在 24 小时(降噪开启),支持快充,充电 5 分钟可以提供一小时的音乐播放时间。

最为重要的是,这一次 WF-1000XM4 终于支持无线充电了,算是弥补了当初 WF-1000XM3 不支持无线充电的遗憾。

从外观设计上,WF-1000XM4 的变化还是蛮大,其充电盒的材质用了磨砂工艺的塑料,触感相当舒服,不仅不易沾染指纹,还不会有掉漆的问题。关于外壳材质方面,我之前在体验 WF-H800 的时候就说过,如果 WF-1000XM3 也用上 WF-H800 那样的外壳工艺,那么耐用度和质感会好很多,果不其然,WF-1000XM4 就圆了我的梦。

我个人很喜欢 WF-1000XM4 充电盒的指示灯设计,与合盖缝隙融为一体,十分低调,但当绿色指示灯亮起时,那种「骚气」又显现了出来。

WF-1000XM4 的腔体依旧选择了豆式的设计,但不同以往的,其腔体更加圆润,从 WF-1000XM3 的椭圆形,变成了规整的圆形。腔体形状和大小的变化,使得 WF-1000XM4 的佩戴体验有了较大的提升,内侧符合人体工学的曲线也增大了接触面积,提升了稳定度。最为重要的是,这一次索尼为 WF-1000XM4 配备了聚氨酯泡沫材料的耳帽,类似于大家常说的惰性海绵耳帽。

这种耳帽为 WF-1000XM4 带来了两个好处:

包装内共有三种尺寸的泡沫耳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耳道的尺寸选择合适的耳帽,需要注意的是,耳帽尺寸的大小是否适合对于真无线耳机的体验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在选择耳帽尺寸时请多试试。在索尼的官方 App「Headphones Connect」里,连接上 WF-1000XM4 后也有「确认最佳耳塞」的自动检测功能,方便用户测试是否处于最佳的佩戴状态。另外,泡沫耳帽是需要先捏扁再塞入耳道内的,你需要让其在耳道里自然膨胀,这样所获得的佩戴效果是最佳的。

整个 WF-1000XM4 腔体最为显眼的便是那个下方的金色圆环,我一开始看渲染图以为是音量调节旋钮,实际上这是它的拾音麦克风,参与降噪用的。从工业设计的角度上来讲,突出产品的某一部分,这是一种强调的手法,侧面说明了索尼对于自家主动降噪技术的信心,也表态了 WF-1000XM4 的核心卖点,那就是足够领先的主动降噪技术。

体验如何,下面详谈。

可以先说结论,WF-1000XM4 的主动降噪体验放在现阶段内,个人认为是最佳的,没有之一。之所以说得这么绝对,是因为通过对比,WF-1000XM4 的表现最优,而参与对比测试的型号有 AirPods Pro、Bose QC Earbuds 这样的真无线降噪耳机标杆型号。

既然优于标杆,自然自成标杆。

WF-1000XM4 搭载了全新的集成处理器 V1,这枚处理器不仅塞入了此前 WF-1000XM3 上的 QN1e 降噪处理器,还加入了 24bit 的音频信号处理器、数模转换器和耳机放大器,你可以将其看成是 QN1e 的性能加强版,不单单将降噪算法去进一步升级,音质水准也进行了一定的提升,并且对于功耗还进行了优化,这也是为什么 WF-1000XM4 的体积缩小了,但续航却并没有妥协。

得益于性能强大的集成处理器 V1,WF-1000XM4 的主动降噪性能也确确实实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我也模拟了多个场景去进行横向对比,期望通过不同场景下的降噪表现来判断孰优孰劣,为了看看 WF-1000XM4 相比前代到底提升了多少,这次横向对比,我也把 WF-1000XM3 拉上了。

场景一:坐在桌面音箱前,音量调至 80% 播放歌曲,最大声压级为 85dB

该场景是模拟在较高分贝下的降噪表现,并且播放的歌曲不仅仅只是低频噪音,还有一般降噪耳机比较难以抵消的高频噪音,测试环境算是比较苛刻了。对比前可以先科普一下,一般我们的室内谈话声压级为 40dB~60dB,当声压级达到 85dB 已经属于一个较高的水准,长期处于该环境下对于身体是不利的。

测试结果为,WF-1000XM4 Bose QC Earbuds AirPods Pro。

虽然,Bose QC Earbuds、AirPods Pro 和 WF-1000XM3 在低频噪音的消除上有着较为优秀的表现,但对于中高频噪音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三者中也就 Bose 的 QC Earbuds 对于中高频噪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抵消,其余两者在降噪模式下仍然可以清晰地听到歌手的声音。反观 WF-1000XM4,不仅仅对于低频噪音有着非常不错的消除效果,歌手的声音也仿佛推到了很远的地方,整体的降噪听感明显优于其他三者,这样的降噪水准放在真无线耳机里可以说是绝对的标杆之作了。

不过能够实现这样的降噪水准,我个人认为不仅仅只是得益于 WF-1000XM4 的降噪算法,还得益于它采用的泡沫耳帽,这一点使得它的物理密闭性是要优于其余几款耳机的,我试过将 WF-1000XM3 的耳帽换在 WF-1000XM4 上,降噪体验的效果明显会弱那么一些,此时的 WF-1000XM4 在降噪水准上会接近于 Bose QC Earbuds 的水平,但仍然有着略微的优势。从这一点也侧面看出,WF-1000XM4 在软件算法上的提升相比前代是有着一个跨越式的升级,但整体的降噪实力还是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达到的,所以如果你想体验到 WF-1000XM4 最佳的降噪效果,原装耳帽可别丢了。

场景二:坐在电风扇前,开至最大档,模拟户外大风场景

该场景是为了测试耳机对于风噪的控制效果,对于降噪耳机来说,风噪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不少优秀的降噪耳机,在降噪深度上表现优异,一旦遇上大风,体验就全毁了。需要事先说明的是,WF-1000XM4 对于风噪是有着针对性的软件算法,在「Headphones Connect」App 中,你可以在「环境声音控制」里选择「自动风噪降低」功能,开启后,当耳机判断到风噪声很大时会自动对风噪进行优化控制,代价则是续航时间的缩短。

测试结果为,WF-1000XM4 AirPods Pro Bose Earbuds。

毫无疑问,有了针对性的算法优化,WF-1000XM4 的表现自然依旧位于前列。让我感到惊讶的是,WF-1000XM4 在开启「自动风噪降低」时,即便是面对最大档的风扇,也能将相对明显的风噪优化至无感的水准,初次体验时我甚至有点惊叹于这样的算法优化。值得一提的是,WF-1000XM4 检测风噪大小需要 2~3 秒的时间才会进行风噪优化,并且风噪优化的开启与关闭对于降噪体验本身的影响并不算大,这便使得该功能的可用性非常高,如果你的耳机使用环境经常需要面对较大的风噪,那么非常建议开启该功能。

场景三:日常环境下和别人交谈

该场景是为了测试各个真无线降噪耳机的环境声模式。主动降噪的性能固然重要,但对于降噪耳机来说,要将环境声模式也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仅关乎于耳机的拾音能力,还会涉及到软件的算法实力。

测试结果为,AirPods Pro WF-1000XM4 Bose QC Earbuds。

单从环境声模式的听感上来讲,WF-1000XM4 已经基本与业界环境声模式标杆 AirPods Pro 相当,但由于其采用了泡沫耳帽,所以使得当你自己说话时还是会有一定的头腔共鸣感。不过,单看拾音能力 WF-1000XM4 已经是目前业界的顶级水准了。

通过以上的三个场景横向测试,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如果你希望选择一款侧重于主动降噪功能的真无线耳机,那么现阶段买谁,不用我多说了吧?

虽说主动降噪功能是 WF-1000XM4 最大的卖点,但它的优势并不止有一处。

简单罗列一下吧:

1、支持 LDAC 蓝牙编解码协议,有着 Hi-Res Audio Wireless 认证,这意味着聆听高码率曲目可以获得更多声音细节;

2、DSEE Extreme 数字声音增强引擎进阶版,AI 提升数字音频品质;

3、智能免摘功能,即 WH-1000XM4 上首发的那个,当耳机识别到你的声音时会自动暂停音乐开启环境声模式,对于日常使用相当友好;

4、骨传导传感器,用于提升拾音表现,帮助实现更优质的通话效果;

5、支持 IPX4 防水等级(仅耳机腔体支持);

......

其中的智能免摘和骨传导传感器很有意思。智能免摘功能最早是 WH-1000XM4 上搭载的,当初我在体验时便给予了不错的评价,这一次索尼将该技术放到了 WF-1000XM4 上,这也使得该功能成为了索尼真无线耳机的一个独特卖点。试想一下,你戴着 WF-1000XM4 去咖啡厅点餐,你完全不需要将耳机取下,直接开口说话耳机便会自动暂停音乐且切换到环境声模式,方便你与别人进行对话,点餐完毕后等待数秒耳机便会恢复原本状态(或者点按播放也可立即恢复),这样的自然体验,真香。

至于骨传导传感器,虽然 WF-1000XM4 并不是第一款用上这类技术的真无线耳机,但通过骨传导来解决通话质量问题确实是有一定的帮助。它的原理不算复杂,通过骨传导传感器采集用户骨腔内的声音信息,再和拾音麦克风采集到空气中的用户语音信息结合,从而实现更加清晰准确的语音质量,提升使用耳机时的通话体验。

与目前业界的通话质量标杆 AirPods Pro 进行对比,WF-1000XM4 在语音清晰度上有着不错的表现,但仍然有进步的空间,人声的清晰度上没有 AirPods Pro 来得优质,不过对于背景噪音的消除则稍比 AirPods Pro 强,比方说针对背景的嘈杂声会有着一定程度的抵消,相反 AirPods Pro 则没有刻意处理,对比下来 WF-1000XM4 的通话人声会更显突出一些。但面对一些复杂的背景噪音环境时,WF-1000XM4 的整体通话体验则不算出众,会出现背景噪音时有时无的情况,这一点希望官方在后续的软件 OTA 中进一步优化解决吧。

最后,我们来聊聊声音。

此前在体验 WF-1000XM3 时我说过这样的话:「WF-1000XM3 声音的优秀之处在于,其不但有着足够饱满的声音线条,而且在细节部分的表现也依然出色。」是的,即便放在现在,WF-1000XM3 的声音表现也依旧能够在众多真无线耳机中排在第一梯队的位置,而 WF-1000XM4 则是在前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新设计的 6mm 动圈单元、LDAC 的加入、集成处理器 V1 内置的数模转换器和耳机放大器,这些软硬件的升级带来了 WF-1000XM4 更为出色的声音素质。

对比前代,WF-1000XM4 在低频部分有着比较大的提升,低频质感会更好,弹性十足,收放自如,整体的声音动态表现也优于前代,听感上便会带来更有力量感的声音表现,这个在目前真无线耳机中是颇为难得的。不过以我个人听音习惯来讲,WF-1000XM4 的低频量感还是有些偏多,在「Headphones Connect」App 中我甚至会把「CLEAR BASS」降上两档,从而达到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WF-1000XM4 并没有因为低频的侧重而忽略中高频的表达,相反其中高频的声音有着不错的线条感, 人声的表达颇为细腻,在 LDAC 蓝牙编解码协议下有着更多的细节呈现,而连接 iPhone 以 AAC 连接时人声会出现齿音的情况,所有如果想听到 WF-1000XM4 最佳的状态,选择一台支持 LDAC 的 Android 机型还是很有必要。

总的来说,WF-1000XM4 的声音更偏中下盘,在保持足够饱满的声音表现时仍然有着清晰、优质的人声表达,对于日常的音乐聆听完全足矣。放在整个真无线耳机市场上来看,WF-1000XM4 确实做到了出色的声音呈现,对比 AirPods Pro 和 Bose QC Earbuds 这样的竞品更是有着绝对领先的水准,这点是非常难得的。

很多人向来对真无线耳机的声音表现都并不在意,认为其在音质上是差于有线耳机的,但 WF-1000XM4 说了「不」字,出色的声音调校和数字音频处理技术,让它的声音素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众多真无线降噪耳机中是毫无疑问的标杆位置,谁说降噪和音质不可兼得,你去听听 WF-1000XM4 就知道了。

对了,延迟率方面 WF-1000XM4 的软件测试结果为 110ms 左右,和 AirPods 的水准差不多,针对大众 游戏 场景下的使用也足够了。

WF-1000XM4 的官方售价为 1999 元,这个价格并不算便宜,但在我看来它也完全有底气定这个价格,光是主动降噪和音质这两个层面就已经领先竞争对手不少了,更何况还有着舒适佩戴、智能免摘、LDAC 这样的技术功能加持,站稳真无线耳机市场 TOP 的位置名符其实。

索尼每一次对于产品的迭代都会让人有着眼前一亮的感觉,WF-1000X 的出现定义了真无线降噪耳机,WF-1000XM3 拉高了真无线降噪耳机的标准,WF-1000XM4 则诠释了什么叫真正全面的真无线降噪耳机,这一步一步的技术革新,象征着索尼引以为傲的「黑 科技 精神」,以技术为阶梯,不断去上升产品的综合体验,不愧是索尼。

毫无疑问,WF-1000XM4 是目前你最值得购入的真无线降噪耳机产品,卓越的产品力表现让其在众多竞品里脱颖而出,何为标杆?WF-1000XM4 便是标杆。

索尼WH1000XM4怎么样?索尼WH1000XM4参数

作为忠实的索尼信仰粉,实话说索尼当年推出的头戴降噪耳机WH-1000XM3在推出后我就已经第一时间入手了,并且自己用了也有一年多。从个人的使用体验来看,索尼近年来的智能音频产品生态是日渐成熟的,WH-1000XM3算是在无线降噪耳机当中最好的几款之一了。索尼粉估计都清楚,“1000”显然代表这款产品本身属旗舰产品,并且在技术核心上有索尼自家黑 科技 加持,包括独有的降噪芯片、算法以及工学的腔体设计,都是索尼头戴降噪拥有优质体验的重要因素,个人认为也足够和QC35这些友商进行充分的竞争,甚至略胜一筹。当然了,这次要说的主角显然不是WH-1000XM3,而是索尼大法自己打败自己的更强产品——WH-1000XM4。索尼WH-1000XM4的提升,除了延续自家智能化的使用体验外,在音质和降噪乃至在综合能力上,个人认为均在XM3有着不小的提升,就目前而言,或许是如今最强的头戴降噪耳机。下面简单说说个人的使用体验。

索尼WH-1000XM4的升级,更大程度在于硬件配置的升级,反倒是包装和配件的改变并不大,同样的简约和同样的材质,进一步印证了这款产品延续了上一代的理念,并且从产品外观、材质和接口可以看出,这是和上代产品拥有同样设计ID的产品,只不过厂家把产品的升级重点放在了内在硬件上。

其中就如官宣说的那样,WH-1000XM4有更好的蓝牙规格和降噪算法,降噪芯片、麦克风再到腔体的监测器等等都有了升级和加强。监测器直接在腔体内就是可视的,结合麦克风的智能监测,实现智能免摘和佩戴感应两大更好用的功能。其中智能免摘毫无疑问是封闭式降噪耳机更为贴近生活的一个智能化升级,直接在软件内可以设置,比如按照提示说“你好”,音乐就会停止并且开启免摘对话,十分方便。这个功能十分适用于办公室的白领,在专注于办公的同事,同事过来打声招呼,不用摘下耳机便可回复同事的问候,完全能做到工作与社交兼顾,简直不要太方便。

另外,佩戴感应则显然一些如今市场上在售的产品对标,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当摘下耳机后,耳机播放的音乐将自动暂停,在拉升了续航时间的同时,让“大马虎”们更享受于WH-1000XM4的使用体验。当然了,单纯从聆听角度而言,WH-1000XM4本身就有近10个小时的续航,就算是同时开启强降噪模式+ DESS Extreme模式,至少也有6-7个小时的续航,对于通勤和长时间外出的人而言,满足1天使用是问题不大的。

另一方面,蓝牙规格的升级,让WH-1000XM4实现多点连接功能,并且我尝试了连接vivo NEX旗舰版和iQOO 3,稳定性非常不错。可以说,索尼在最重要的功能和生态上,WH-1000XM4有所延续也有更成熟的表现,无论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模式再到通话质量和自家的软件生态匹配都有更人性化的提升,其DSP和芯片方面的优化功不可没。并且就如上面说的那样,一款通勤型的产品,清晰度是至关重要的,声音回放方面因降噪而大大提升了声音回放时的清晰度,与此同时通话质量也明显比起前代产品要更好,这无疑也是人性化的一个表现。

可以说,在个人偏爱的头戴式耳机当中,WH-1000XM4作为 1000X系列的全新降噪产品,有其核心硬件上的最重要升级,包括全新的最新的HD降噪处理器QN1和前后双反馈麦克风,通过更灵敏地捕捉周围不同频段的环境噪音以及对采集到的音乐、语音和噪音信号进行每秒超过700次的感应,在QN1加持下实现更为强大和自然的降噪体验。并且用过BOSE和部分国产降噪耳机的估计都清楚,降噪耳机的自然度是提高使用体验的关键所在,在屏蔽降噪后最大相对减少对声音的干扰,实现更HiFi声音回放极为关键。而实际上, WH-1000XM3这款产品已经往着这个方向去走,而WH-1000XM4则明显进一步提升,无论风噪、路噪或者车辆运行时的持续低频噪声,WH-1000XM4对噪声的消除更为彻底,并且明显利用 多麦克风设计的优势,在语音通话过程中屏蔽外界噪声的干扰,让通话的效果更好。

而作为 WH-1000XM3的老玩家,个人认为WH-1000XM4的多种降噪模式在体验上也非常舒服,除了普通的降噪模式外,特别是风噪模式有了明显优化,在专属App内也可以随心所欲控制切换各种降噪模式以及调节降噪强度,也可以实现通话模式和免摘模式,非常方便。

当然了,WH-1000XM4有两个不得不 然是360临场音效,让WH-1000XM4在声音表现上达到更高水准。当然了,360临场音效实际上在去年发布后已经得到了全面推广,包括XM3等产品已经同样能够实现。不过在不同的耳机会有不同的体验,例如WH-1000XM4本身就有更好的声音回放水平,因此在开启360音效后,效果也更好。

佩戴上,WH-1000XM4的舒适度延续了老产品,有更为轻量化以及有工学设计带来的佩戴优势。同时,外观采用一体化哑光设计的方式,让颜值党也更加喜爱,再加上更舒适的耳罩和头梁,让WH-1000XM4在舒适度上更上一层楼。而且作为耳机发烧友,个人认为WH-1000XM4已经有完全不输于绝大部分头戴有线耳机的声音回放水平。在我看来,经过了长时间的打磨,WH-1000XM4本身就继承了老产品的成熟,包括上面说的低频体验和中高频的密度,是索尼旗舰级封闭耳机独有的,虽然单元没有一些顶级HiFi耳机大,但Q弹和澎湃的低频,让这款产品的声音非常立体,节奏感和层次感都超强,并且在 DESS Extreme加持下有更为干净和高密度的回放体验。

从音质角度具体而言, WH-1000XM4有更为平衡、透明和立体的调音,就算不开启降噪,这款产品作为HiFi耳机单独存在问题不大。在开启降噪后,WH-1000XM4解析力略有下降,但仍能保持整体的通透感和宽广立体的声场,其3D化的表现能力和舞台感比起WH-1000XM3要更好,无线模式下保证了乐器的密度表现,让它有适应更多曲目的可能性。而且就风格上而言,WH-1000XM4对于日系乃至欧系女声都有加成作用,高频泛音进一步提升,让乐器表现力进一步加强,包括我曾多次推荐过的对于的诺拉.琼斯和黄翠珊的女声专辑,或者像久石让这类有混音加成的交响乐以及四月五日这类传统乐器的爵士乐,都有高低潮时的爆发力和人声口型感,无线状态下实现HiFi级的聆听享受问题不大。至少在我看来,WH-1000XM4已经算是完全解决了音质、稳定性和降噪需求的产品,并通过更完善的调音满足用户对聆听体验更苛刻的需求,能比起上代产品解决更空灵更高音或者是更大低频量感曲目的回放,属于综合能力更强大的产品。

从总体来看,WH-1000XM4的提升是巨大的,虽然说仍延续了索尼音频的整体生态以及老产品的外观设计ID,但内核的升级显然带来了体验上的全面提升。毕竟WH-1000XM4本身作为降噪产品,解决了最硬核也是用户最为关心降噪和音质问题,成熟设计和佩戴本身也无须担心隔音和舒适性,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作为无线降噪耳机的标杆而存在问题不大。可以说,在经历了多代的产品更替后,索尼WH-1000XM4终于成为了该类产品的标杆,以几乎没有瓶颈的姿态出现,在超越友商BOSE、森海的厂家后站稳无线头戴降噪耳机顶级产品宝座问题不大。如果打算换机,或者一步到位入手顶级无线降噪耳机的人来说,索尼WH-1000XM4显然是最佳选择。

索尼WH1000XM4是一款高解析度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那么索尼WH1000XM4怎么样?索尼WH1000XM4参数是多少?下面我将为你带来索尼WH1000XM4最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让你有一个愉快的购物体验,持续关注还有超多的福利和惊喜等你来领取哦~

1、索尼WH1000XM4怎么样

降噪优化器(个人降噪优化/气压降噪优化);环境声控制;快速提醒功能;自适应声音控制(行为+定位);

智能免摘对话;佩戴感应(By传感器技术);HD降噪处理器QN1(处理算法优化);双噪声传感器;

20级环境声可控降噪;通话降噪提升;兼容Hi-Res音频;40mm高清晰度驱动单元;

.

32bit音频信号处理器;均衡器;DSEE Extreme(采用Al技术的数字声音增强引擎进阶版);360RAl临场音效;

兼容Hi-Res的均衡器;兼容Hi-Res Wireless;约30小时续航;快速充电(充电约10分钟可持续播放约5小时);

自动关机,语音助手,触控面板,清晰的;免提通话,便携的可旋转可折叠结构;提升了佩戴舒适度;多点连接(可同时连接两台移动设备)。

2、索尼WH1000XM4参数 3、索尼WH1000XM4测评

#首先,冲着索尼的品质买的,降噪效果确实不错,而且戴到头上也非常的舒适,呆戴久了也不会觉得很累。一分钱一分货。

#音质很好,一个字:奈斯,那种音质就像在听演唱会;降噪也没得说,戴上后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感觉,可以听到来自心灵的声音,自从地铁戴着耳机听歌,经常听不到口播坐过站。

#降噪还不错,地铁里体验很好。但是容易出汗,超过一小时有点压力山大的感觉。总体体验还不错。

关于“wh1000xm4?wf1000xm4?”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尔蓉]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907.html

(3)
尔蓉的头像尔蓉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尔蓉的头像
    尔蓉 2025年07月22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尔蓉”

  • 尔蓉
    尔蓉 2025年07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wh1000xm4?wf1000xm4?”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wh1000xm4?wf1000xm4?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

  • 尔蓉
    用户072203 2025年07月22日

    文章不错《wh1000xm4-wf1000xm4-》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