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介绍

网上有关“战国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战国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战国史

前言

[日期:2006-05-15]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关键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时期 二千二百年以前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

上关键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时期,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

重大的变革和发展;而且这种变革和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可以说直到今天。

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是不错

的。这时农业生产,由于铁工具的普遍使用,水利灌溉工程的开发,生产技

术的进步,荒地的开垦,一年两熟制的推行,农田产量很有增加,使得五口

到八口之家的小农得以成长。魏、秦等国先后推行按户籍“良民”身分授田

的制度,规定一夫授田百亩,于是国家规模的自耕小农发展成为君主政权立

国的基础。随着小农经济成为立国的基础,各国政权组织相应地发生变革,

废弃了原来由各级贵族统治的制度,开始形成以将相为首脑的中央集权的君

主政权,普遍地推行着郡县两级的地方行政组织。战国前期各国先后进行变

法,都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这种政治经济上的改革,维护和发展小农经济,奖

励农民为国家努力“耕战”,由此富国强兵,从而谋求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

利。战国时代这样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而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为秦汉以后历

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到近代。

连年进行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时期 战国时代是七国连年进行合纵连横

的兼并战争时期,战国这个时代名称就是由此而来。这时战争的性质和以前

春秋时代不同,春秋时代战争主要是为了争霸,这时的战争主要是为了兼并

土地。同时战争方式也有变化,春秋时代的军队以“国人”(贵族的下层)

为主力,乘着马车作战,人数较少,并由国君或卿大夫鸣鼓指挥,胜负常由

双方用排列的车阵作战来决定,一次大战的胜负常在一二天内就分晓。战国

时代实行以郡县为单位的征兵制度,征发成年的农民作为主力,开始以步骑

兵进行战斗,军队的人数大增。由于锋利的铁兵器的使用,特别是远射有力

的“弩”的使用,已不能用车阵作战,于是广泛采用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

作战的指挥开始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兵法开始讲求,专门指挥作战的将军和

兵法家因而产生。这个变化开始于春秋晚期,春秋末年已出现著名的将军和

杰出的兵法家。

战国时代主动出击的国家,为了谋求战争胜利,多方争取与国参与合作,

常常使用合纵连横的策略,因而有纵横家的产生,纵横家往往从中起着特定

的作用。所谓纵横家,不仅参与合纵连横的游说和决策,而且十分讲求胜利

的策略和权变,甚至直接参与阴谋颠覆的间谍活动,他们和兵家一样十分重

视使用间谍取胜。著名纵横家一次重要的连横或合纵行动的成功,往往造成

兼并战争形势的重大变化,甚至造成七国之间强弱的变化。著名的纵横家张

仪和苏秦就曾起着这样巨大的作用。

当战国前期秦连续攻魏,迫使魏献给河西之地之后,继续向河东进攻之

时,张仪来到秦国,参与指挥攻魏的战役,迫使魏与秦连横而将上郡之地献

给秦国。张仪因此被秦惠文君任以为相,造成秦、魏、韩和楚、齐对峙斗争

的局势。这时秦正谋向中原开拓,已占有函谷关以东的曲沃(今河南三门峡

西南)和占有武关以东的商於之地(商在今河南淅川西南。於即於中,在今

河南西峡东,两地相连合称商於之地),成为秦伸向中原的两个矛头,对楚

的威胁很大,楚因此派出“三大夫张九军”包围曲沃和於中。楚由于齐的帮

助,一举先把曲沃攻下,计谋攻取商於之地。张仪为缓兵之计,准备调发大

军反攻而歼灭来攻的楚的主力,假装被免去相职,出使到楚向楚怀王游说,

声称秦所憎者为齐国,若楚与齐绝交,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听信他

欺骗的话,与齐绝交,派人接受所献之地,张仪回说只有六里,于是楚王大

怒,发大军进攻。这时秦已发出大军分三路反攻,中路由魏章为将从商於之

地反击,西路由甘茂为将向楚汉水流域进攻,东路由樗里疾为将进入韩、魏,

和韩、魏一起反攻。结果秦中路大败楚军于商於之地东部的丹阳(今河南西

峡西丹水以北地区),斩首八万,俘虏楚大小将官七十多人,接着中路和西

路会合,攻取楚的汉中六百里地;同时东路帮助韩军打败了楚将景翠,帮助

魏军大败齐军于濮水之上。从此楚就开始削弱了。

燕原是七国中较弱的,曾因内乱一度为齐宣王所攻破。赵在赵武灵王攻

取中山和胡地、收编胡骑之后,开始成为强国,造成齐、秦、赵三强鼎立而

争夺宋国土地的斗争形势。燕昭王想乘此时机报复齐过去破燕之仇,苏秦来

到燕国,献计出使齐国为间谍,阴谋颠覆齐国。苏秦向燕昭王保证,他要做

到“信如尾生”,按密约行事,守信到死。他奉命出使齐国,以助齐灭宋为

饵,骗得信任而为相国。他发动五国合纵攻秦,以便齐乘机攻灭宋国,使齐

在连年攻宋战争中打得筋疲力尽,大损实力。他同时又挑拨离间齐、赵之间

的关系,使燕得与秦、赵结盟,发动五国合纵攻齐,于是乐毅被任为燕赵的

“共相”和五国联军的统帅。乐毅先以赵相职司,统率赵燕之师会合秦军从

赵的东边出击,大破齐的主力于济西;接着乐毅以燕相职司,独率燕军,从

济西乘胜向东追击,长驱直入攻破齐都临淄。苏秦因此被齐以“反间”之罪

车裂于市。司马迁评论苏秦说:“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而死,天下

共笑之,讳学其术。”(《苏秦列传》末尾太史公日)苏秦所讲的权变之术

不是别的,就是“反间”之计,就是《孙子兵法·用间篇》所说的“死间”。

《用间篇》是以殷的伊尹和周的太公望作“死间”的榜样的,山东临沂银雀

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竹倚,在“周之兴也,吕牙在殷”之下,增加了“燕

之兴也,苏秦在齐”,当为战国末年人所加。乐毅在破齐之后,留在齐五年,

先后攻取七十多城。燕昭王死后,燕惠王改用骑劫代乐毅为将,齐将田单乘

机收复失地而复国,但是齐就因此变成弱国了。

从分裂割据趋向统一的时期 战国时代又是从分裂割据趋向全国统一的

时期。这时各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中

原地区比较先进,边缘地区比较落后。同时在政治上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分裂

割据,不仅七大国(魏、韩、赵、齐、楚、秦、燕)各自割据一方而相互兼

并,而且还有中山、宋、卫、邹、鲁等小国存在,有所谓“泗上十二诸侯”。

但是总的发展趋势,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从分裂割据的状态逐

渐趋向统一。经济方面由于国际间贸易的发展,水陆交通的频繁,彼此的联

系已较密切,荀子讲“王者之法”,已经指出“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

使相归移也(“归”读作“馈”),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篇》)。

政治方面由于各国先后变法改革,创建了以将相为首脑的官僚制度,确立了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推行了郡县制的地方行政组织,公布和执行了制定的

法律,颁布了度量衡制而定期校验,使得各国政治结构和设施趋向一致。当

时各国有作为的国君,为了进行变法改革,奋发图强,纷纷招徕英才,礼贤

下士,著名的学者和杰出的英才常常得到国君的尊重或重用。一个平民出身

的文人学士,经过学习和从师,经过推荐或游说,往往一席活经国君赏识,

便能得到重用,甚至一跃而为执政大臣,因此从师和游说成为进入仕途的主

要门径,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以及周游列国到处游说成为一时风尚。在文人

学士这样广泛交流活动的影响下,各地文化的发展也趋向一致。应用文字在

广泛使用中,已形成工整和草率两种字体,成为后来篆书和隶书并用的起源。

度量衡器在广泛使用中,所用单位的长度、容量、重量也逐渐趋向统一。所

有这些,成为后来秦朝实施“书同文、车同轨”

以及统一度量衡制的先导。

战国时代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造成人民极大的灾难,因此广大人民迫

切要求早日完成统一,著名的各派学者纷纷提出完成统一的办法。他们把完

成统一称为建成王业,因为“王”是中原地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夏、商、

周三代的君主都称为“王”。到战国时代原来的周王已虚有其名,早已不能

号今天下了,因此当时强国之君很想取而代之。战国初期魏国变法成功而强

盛起来,魏惠王就第一个自称为“王”而企图号今天下。魏惠王先曾率小国

之君所谓十二诸侯朝见周显王,由于商鞅前往游说,认为统率十二诸侯朝见

周天子“不足以王天下”,于是召开逢泽之会,穿着王服,乘着“夏车”,

自称“夏王”,要求小国君主把他看作天子来朝见。不久魏国在秦、齐两国

夹击中失败,于是魏惠王听从惠施的计策,“变服折节”而朝见齐威王于徐

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推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追认魏惠王的

自称为“王”,这就是所谓齐魏“徐州相王”。等到秦惠文君用张仪连横的

策略成功,秦惠文君就自称为“王”,迫使韩,魏之君前来朝见,并且承认

韩、魏之君的称王。接着公孙衍为了合纵抗秦,发起魏、韩、赵、燕、中山

五国同时称王而互相尊重,即所谓“五国相王”。共同称“王”就成为合纵

或连横的一种手段。等到战国中期在秦、齐、赵三强鼎立而争夺宋地的斗争

中,秦相魏冉图谋采用齐、秦连横的策略,联合五国一举灭赵而瓜分,因为

此时“王”号己不尊贵,魏冉致送“东帝”的称号给齐闵王,同时秦昭王在

宜阳自立为“西帝”。“帝”原是上帝的称号,这时上帝的神话已演变出黄

帝的传说,齐君已把黄帝称为自己的“高祖”,“帝”在古史传说中已成为

德行比“王”高一级的称号,因此魏冉要用“帝”号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成为后来秦始皇自称“皇帝”的先声。

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时期战国时代又是文化学术百家争鸣、英才辈出

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上重大变革和发展的需要,相应地文化学术界

出现了九流(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家)、十家(九流

加小说家)。他们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从各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建国方略

和完成统一的办法。包括维护和发展小农经济的措施,奖励农民努力为国家

“耕战”的政策,谋求富国强兵的设施。他们著书立说,聚徒讲学,向君主

游说,相互辩论,因而出现百家争鸣的热潮。由于他们著书传授,积极栽培,

一时各派的英才辈出,影响深远。

农家之学着重于生产技艺,对农业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法家之学顺应

战国初期各国变法的需要而产生,对各国的富强起很大的作用。纵横家顺应

合纵连横的外交活动和兼并战争的需要,从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兵家讲究使

用“义兵”从而除暴救民,还讲运用灵活的战略和兵法取胜,对于完成统一

战争的胜利,是很有作用的。道家之学是总结过去列国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

训而产生的,有助于国家保持强盛和防止衰亡。儒家之学讲究修身治国,主

张用“王道”、“仁政”来治理国家和完成统一。墨家主张用“兼爱”来解

决小农的“三患”(饥、寒、劳),从而谋求国家的富强。阴阳家重视解释

事物发展的规律,讲究制定历法和时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名家对宇

宙万物的构成加以分析和解释。后期墨家和后期名家对于物质构成和运动曾

展开辩论。小说家认为讲故事和小说,借此可以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学说,如

甘茂、范雎等人入秦游说,都从讲故事入手。所有九流十家都曾在当时起过

不同的作用。

秦之所以能完成统一大业,法家、纵横家、兵家、杂家和间谍从中起了

很大的作用。商鞍的变法,集了法家之学的大成,取得了“后来居上”的效

果,奠定了秦富强的基础。张仪为秦连横成功,“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

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进一步奠定了秦富强的基础。到战国中期,在秦、

齐、赵三强鼎立而争夺宋地的斗争中,由于苏秦作为燕的间谍,阴谋颠覆齐

国的行动成功,使得秦相魏冉乘机与赵、燕结盟,发动五国合纵攻齐,结果

由乐毅出任赵、燕“共相”和五国联军统帅而攻破齐国,使得秦的大敌齐国

从此削弱了。接着范雎为秦相,提出了“远交近攻”和“毋独攻其地而攻其

人”的战略,对秦此后完成统一起着很大作用。秦将白起是杰出的兵法家,

在伊阙、鄢郢、华阳、长平等四大战役中,先后残杀了韩、魏、楚、赵四国

一百万以上的兵力,取得了许多战略要地和广大领土,对秦完成统一起着重

大作用。杂家吕不韦招徕各派学者,编著成《吕氏春秋》,主张综合各派学

说的长处,鼓吹用“义兵”完成统一,有助于秦完成统一的大业。王翦“少

而好兵”,也是优秀的兵法家,为秦始皇所重用,终于建立了灭赵、灭燕和

灭楚的战功,为秦完成统一。秦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一方面是由于重用外来

的英才,如商鞅和吕不韦是卫国人,张仪和范雎是魏国人,秦历代执政大臣

除秦昭王时的樗里疾和魏冉以外,大多是外来的客卿。另一方面是由于从行

伍中依军功选拔将才,正如《韩非子·显学篇》所说“猛将必发于卒伍”。

同时也还由于使用间谍的成功。秦始皇采取尉缭使用间谍取胜的计谋,由李

斯主持其事,派遣间谍收买六国的“豪臣”,“离其君臣之计”,从而各个

加以击破,先后灭亡其国。秦先收买韩的南阳假守腾成功,使腾投献南阳给

秦,再由腾攻破韩国而俘虏韩王。接着秦收买赵王宠臣郭开成功,使郭开诬

告赵名将李牧、司马尚谋反而处死李牧;赵王要重新起用出走在大梁的名将

廉颇,派使者前往看廉颇是否尚可用,郭开又多与使者金,使回报老态而不

能用,因此秦得以攻破赵国。后来奏的攻灭齐国,也是由于齐相后胜多受秦

间谍的金玉,既不助五国抗秦,又不作抵抗准备所致。当时兵家和纵横家都

是主张同时使用间谍取胜的。

秦在兼并六国过程中既多使用残暴手段,继而又施用暴政以加强统治,

因而秦虽快速完成统一,却不久即亡。由于齐急谋扩张而衰落,秦又因猛用

暴力而短命,于是主张休养生息的黄老之学,得在汉初流行一时而被重用。

科学技术上重大的创造和发展时期特别应该重视的,这时又是科学技术

上重大的创造和发展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生铁(即铸铁)冶铸技术

的国家,春秋晚期已能冶炼生铁,铸造铁器,这个发明要比欧洲早一千九百

年。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生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国家,春秋、战国之际已

能把硬脆的生铁加以柔化处理,使变成可锻铸铁(即韧性铸铁),用来制造

铁工具,使农业生产大为发展,小农经济开始成为立国的基础。这个发明又

比西方早二千三百年。与此同时又创造了独特的炼钢技术,已有高水平的技

师,使用固体渗碳制钢技术,炼制钢材而锻造成著名的宝剑如干将、莫邪、

太阿之类。这种冶金技术的创造和发展,大有助于生产的高度发展。这时经

济和文化的高度发展,很明显是和生产的高度发展相关的。

这时不仅有关“生产”的科学技术(包括农家之学)有高度发展,有关

“生命”的科学技术也有突出成就。这时生理卫生学已有发展,认为养生之

道,必须使“精气”在身体中运行流通,疾病是由于“精气”运行有阻塞。

同时在疾病的治疗护理中,对于作为“精气”运行通道的“经脉”的路线和

循行方向,逐渐认识确实,“经脉”学说的理论到这时已基本形成。“经脉”

学说是中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和气

功疗法,都是以经脉学说为基础的,着重治疗发生疾病的“经脉”及其穴位,

促使“精气”运行流通而除去病源。

这时科学技术,无论天文历法、医学卫生、炼钢铸铁技术,都有重大的

创造和发展,而且影响广泛而深远,普及到东方各国。同时九流十家的学说

影响也广泛而深远,可以说直到今天。

以上所说战国时代是关键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时期,是连年进行合纵连

横的战争时期,是从分裂割据趋向统一的时期,是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时

期,是科学技术上重大的创造和发展时期,都是当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

特点,其中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今日认真地分

析和深入地探讨。

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外国人常说,没去过长城与故宫,就等于没来过中国;有中国人说,如果不了解春秋战国历史,就不算真正的炎黄子孙。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我们的中华文化成形于并且膨胀于历时550年的春秋战国。翻翻我们的书本,一鼓作气、不自量力、老马识途、假道伐虢、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负荆请罪、窃符救赵、毛遂自荐、唇亡齿寒、远交近攻、狐假虎威、画蛇添足……这些脍炙人口的成语,都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有人说,中国三分之二的成语,出自春秋战国。虽然言过其实,但可以说,我们读历史,讲文化,如果不了解春秋战国,那么一切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春秋时代的特色,概括起来就两个字,一个是“乱”,一个是“霸”。周天子对天下失控,所以就会“乱”。正因为“乱”,所以需要“霸”来维持秩序。但正因为大家都想要“霸”,所以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诸侯旗。霸中有乱,乱中有霸,乱得精彩纷呈,霸得波澜壮阔。战国时代的特色,概括起来也是两件事,一个是“你争我战”,一个是“变法求贤”。从春秋到战国,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从几千、几万人到几万、几十万人。战得恢宏,争得惊人。黄河水,浪淘沙。当弱小诸侯被一个个淘汰时,有见识的诸侯国便开始革新变法,由弱变强,由小强到大强;便开始求贤用贤,由败转胜,由小胜到大胜。因为有“你争我战”,所以才有“变法求贤”;因为有“变法求贤”,所以胜利理所当然、失败也理所应该。因为有“你争我战”、“变法求贤”,所以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这些形成于春秋末和战国时的不同流派争芳斗艳、各显其能。到底何种观点最适宜?何种思想被推广?春秋战国的舞台一一检验。如何自立,如何求强?如何避祸,如何消灾?春秋战国时期有着许许多多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些办法,对任何时代的人们处世、立业,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折射出的仁、义、信精神,闪烁出的礼、智、勇光芒,为万世称道,从某种角度说,更为今人所惭愧。

?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1、烽火戏诸侯:西周末代君主幽王妃褒姒不爱笑,为了取悦她,周王命令燃烽火,在古代烽火是用来报告敌情的,当烽火燃烧后,各地诸侯率兵纷纷赶到京城,幽王和褒姒在城头望着疲惫受骗的将士,拍手大笑。后来敌人真的来进犯,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援,结果西周灭亡,幽王被杀。

 2、管鲍之交:鲍叔牙和管仲都是春秋时期很有才能的人,少时二人经商分利时,管仲曾欺哄鲍叔牙,多分给自己一些,鲍叔牙则因他家贫,不以为言。后来,两个好友分属齐国两个敌对的政治势力,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公子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失败身亡,管仲被囚身问罪。鲍叔牙劝说桓公,立管仲为相。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以?管鲍之交?指好友相互信任,不计得失。

 3、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春秋时,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国国君设宴款待他,问他将来怎么样报答,他说:?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退避三舍。?后来已估晋君的重耳果然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4、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载:战国时,齐威王沉湎于酒色,国政混乱,诸侯并侵,危在旦夕,而左右大臣又不敢劝谏。滑稽善辩的淳于髡(kǚn),知道齐威王爱听隐语,便去对齐威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知道这是在讽谏自己,便说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以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亲自率兵应战,夺回了失去的国土。后以?一呜惊人?比喻平时默默无闻,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

 5、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载:战国时,墨子主张?兼爱?,而杨朱却反对?兼爱?,主张?为我?,提倡个人利已主义,孟子批评杨朱说:?杨朱主张为我,如果拔他身上的一根毛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自私。

 6、一暴十寒:《孟子。告子上》载:战国时,齐宣王昏庸无能,常被宫中的坏人所利用。孟子几次游说之,也不起作用。有人埋怨孟子没有好好地规劝他,孟子打比方辩解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未有能生者也。?暴:晒;寒:冻。后以?一暴十寒?比喻做事无恒心,努力少,懈怠多。

 7、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载:春秋时,越国被吴王打败,越王句践立志报仇。为了激励斗志,他把苦胆悬于坐卧处,吃饭睡觉前都要尝尝苦胆。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此处不载卧薪事,?卧薪尝胆?一词出自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卧薪:睡在柴草上。后以?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立志为国报仇雪耻。

 8、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年熟读兵书,善于谈兵,连父亲赵奢也问不倒他。后来代替廉颇做赵国大将,只按书本,不会变通,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将白起打败,士兵被坑埋达四十万人。后以?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

 9、 围魏救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战国时,魏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采用军师孙膑之计,乘魏国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半路截击,魏军大败,从而解了赵国之围。后来军事上把围攻来犯之敌的后方据点,迫使其撤兵,从而取胜的策略叫做?围魏救赵?。

 10、 老马识途:《韩非子。说林上》载:春秋时,齐桓公、管仲带兵讨伐孤竹国,归途迷路。管仲建议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于是选了几匹老马头前引路,兵将随其后,从而找到了归途。后以?老马识途?比喻经验丰富者能在工作中发挥引导作用。

 11、 朝秦暮楚:出处: 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12、 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载寓言故事:养猕猴的老人在分给猕猴栗子时,说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众猕猴都生气发怒;老人改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众猕猴都高兴起来。后以?朝三暮四?表示以诈术欺人;或表示变化多端,反复无常。

 13、 晏子使楚:晏子出使楚国。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严肃地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贤能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婴是最没有才能的人,所以当然出使到楚国来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手下的人说;?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说:?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犯了偷窃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酒。当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南就是橘,生长在淮北就是枳,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会使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14、 东施效颦:《庄子。天运》载:传说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因为胸部疼痛而捧心皱眉。她的邻居中有个丑女见了,觉得那样很美,也学着捧心皱眉。人家见了都躲到一边不愿意看她。后来有就称这个丑女为东施,并用?东施效颦?比喻不知人家好在哪能里,自己又没有条件而盲目模仿。

?

 15、 东食西宿:《艺文类聚》卷四十引《风俗通》载寓言故事: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的儿子貌丑而家富,西家的儿子貌美而家贫。父母不能定夺,便让女儿自己拿个主意。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在西家宿。?后以?东食西宿?比喻多方谋取,贪得无厌,贪利求惠。

关于“战国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邻家星鹏]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548.html

(4)
邻家星鹏的头像邻家星鹏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邻家星鹏的头像
    邻家星鹏 2025年07月20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邻家星鹏”

  • 邻家星鹏
    邻家星鹏 2025年07月2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战国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战国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战国史前言[日期:2006-05-...

  • 邻家星鹏
    用户072012 2025年07月20日

    文章不错《战国介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