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全部数学概念 说的全加分

网上有关“五年级下册全部数学概念 说的全加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五年级下册全部数学概念 说的全加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有一个图形,有一条或多条对称轴;

成轴对称的图形: 有两个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对应点的连接与对称轴垂直相交。

3.画法:找关键点,确定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线。

4.旋转四要素:定点、移动点、方向、角度。

5.旋转的性质: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发 生变化,只有位置变了。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1.整数 a × b=c (a≠0,b≠0,a、b、c为整数),那么a、b叫做c的因数,c叫做 a 和 b 的倍数。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2.2、3、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0 也是偶数。(偶数都是双数,奇数都是单数。)

4.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个位上一定是0。

5.同时是 2、3、5 的倍数最小两位数是 30,最大的两位数是 90;最小三位数是 120,最大的三位数990。

6.奇数和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7.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8.100 以内质数表: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 .47.53.59.61.67.71 73.79.83.89.97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长方体的特点:有 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正方体的认识:正方体是由 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4.正方体的特点:有 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统称棱长。

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6.棱长总和公式:长方体棱长总和 =(长+高+宽)×4

长=棱长总和÷4-宽-高 宽=棱长总和÷4-长-高 高=棱长总和÷4-长-宽

7.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棱长=棱长总和÷12

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9.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ab+ac+bc)×2

正方体表面积= 棱长×棱长×6 6a?

正方体=底面积×6 底面积=表面积÷6

10.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立方分米(dm?)和立方厘米(m?)

11. 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高 V=abh ; a =V÷b÷h b=V÷a÷h h=V÷a÷b

正方体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 V=Sh h=V÷S S=V÷h

12. 1 m? =1000 dm? 1dm?;=1000 cm ? 1 m? =1000000 cm ?

13.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常用容积单位升(L)和毫升(ml)

14.1L=1 dm? 1L=1000ml 1ml=1 cm?

15.表面积扩大棱长倍数的平方倍,体积扩大棱长倍数的立方倍。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数都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组成的。

3.求分率: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另一个量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求单量:总量÷数量=单量(用分数表示) (单量、分率的分母都是平均分的总份数)

4.分数与除数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a/b(b≠0)

5.单位换算: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时,如果低单位上的数不能被进率整除,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结果要约分)

6.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分子大的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数,分母小的数比较大。

7.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特征: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特征:假分

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1)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二、分数的混合运算

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

(1)乘法分配律:

(2)乘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运用运算定律可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6.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7.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8.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9.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10.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四、百分数

1.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2.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百分号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3.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分数化百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得的商再化成百分数。或者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百分数化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4. 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

5. 及格率=及格的人数÷总人数

6. 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

7. 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

8. 命中率=命中次数÷总次数

9.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种子总数

10. 成活率=成活的棵数÷种植的总棵数

11. 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

12. 出油率=榨出的油的重量÷花生仁的重量

五、统计

1.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地各种数量的多少,并且方便进行比较。

2. 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种量分别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3. 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4.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5. 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6.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1.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4)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5)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6)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二、分数的混合运算

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

(1)乘法分配律:

(2)乘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运用运算定律可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11.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12.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13.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14.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15.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6. 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7.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18.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立方厘米

19.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20. 相邻的的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21. 计算物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液体、气体的体积一般用容积单位。

2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3.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24.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四、百分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2.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百分号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3.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分数化百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得的商再化成百分数。或者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百分数化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13. 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

14. 及格率=及格的人数÷总人数

五、统计

1.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地各种数量的多少,并且方便进行比较。

7. 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种量分别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8. 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9.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0. 把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1.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关于“五年级下册全部数学概念 说的全加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亦柳]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3879.html

(4)
亦柳的头像亦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亦柳的头像
    亦柳 2025年09月07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亦柳”

  • 亦柳
    亦柳 2025年09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五年级下册全部数学概念 说的全加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五年级下册全部数学概念 说的全加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 亦柳
    用户090701 2025年09月07日

    文章不错《五年级下册全部数学概念 说的全加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