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防晒系数有两种,即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和P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又称PFA),但并非系数越高越好。
PA是针对UVA的防护系数,只分为+、++、+++三个等级。
PA+大约可防护4个小时,PA++约8个小时,PA+++是超强防护。
SPF是针对UVB的阳光防护系数。实验表明,防晒系数>30的产品使用正确都可以对皮肤提供足够的保护,所以我国在2005年时对防晒产品不再允许标明SPF30以上的系数,SPF超过30的一律以SPF30+来表示,大约可防护8个小时。
防晒系数是在实验室中严格按照使用要求和厚度涂用而测得的,实际使用时一般人很难把防晒霜涂到足够的厚度,又会因为出汗、擦脸等造成损耗。所以,防晒霜的正确使用远比系数更重要。另外,眼周和唇部的防晒也很重要,需要选择专用防晒霜。
扩展资料:
防晒霜最好出门前20分钟擦
防晒霜按照作用原理的不同,分为物理性防晒剂和化学性防晒剂。
物理性防晒剂本质上是用不透光物质做成非常细的颗粒,可以反射或散射紫外线,使之不能进入肌肤,可广谱地防护UVA和UVB,主要有二氧化钛、氧化锌、滑石、氧化镁、碳酸钙和白陶土等。
其优点是安全性好,不容易过敏,比较适合儿童和敏感型皮肤;缺点是比较厚重,涂在面部不太自然。
化学性防晒剂是紫外线的吸收剂,主要是化学合成的脂类,可以吸收紫外线,使其能量衰减掉,无法到达皮肤。化学性防晒的成分有很多,可以吸收UVB或UVA,常用成分有对氨基苯甲酸盐(PABA)及其衍生物、肉桂酸酯类、水杨酸酯类、苯酮类、Mexoryl
SX、Tinosorb等。
其优点是质地轻薄,透明感好,但有一定的刺激性,有的防晒霜有刺眼睛的感觉,有些人可能会过敏(PABA是很容易过敏的化学防晒剂)。
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晒效果,现在很多化妆品都是广谱的,同时含有两种防晒剂,同时防护UVA和UVB,标注有SPF和PA值。因配方不同而有不同的剂型,如霜、露、喷雾、蜡棒等。
但无论哪种防晒霜,最好出门前20分钟使用,可以使其中的防晒成分更好地与角质层结合,发挥最好的防晒效果。另外,防晒霜一定要及时补擦,如果是户外的高强度运动,最好能够每隔两到四个小时补一次。
小孩子因为恢复能力强,晒黑了很快就变回去了,大人经常会认为他们不需要防晒,或者认为防晒霜对皮肤不好不给孩子涂。其实这是不对的。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是从年幼开始逐渐累积的。很多人在老年时出现很多色斑皱纹,都与年轻时晒得过多有关。
小孩皮肤较嫩,如果日光浴时间过长更容易晒伤。一般正规品牌的防晒霜不会对儿童皮肤产生伤害,但要注意别揉到眼睛里,或选用儿童专用防晒霜,配方更温和。
参考资料:
SPF35意思就是35倍防晒,如果你在正常的阳光下晒20分钟会被晒伤,那么涂上这种防晒霜以后,你被晒伤需要的时间就延长35倍;PA++表示可以延缓4-8倍的时间。
1、SPF
防晒系数(Sun Protection Factor),英文缩写为SPF,是指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简单说来,它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
2、PA+++
PA+++,指的是表示可以延缓肌肤晒黑时间8倍左右。防晒时间长,适合长时间户外使用。PA+表示可以延缓肌肤晒黑时间2-4倍,PA++表示可以延缓4-8倍的时间,PA+++表示可以延缓8倍以上。
扩展资料:
防晒霜的功效主要取决于防晒霜的SPF和PA值,SPF指数高,紫外线防护时间就会长,但并不表示SPF值越高,保护力就越强。
理想状态下,防晒霜应该在洁面后上妆前使用,能保证其紧贴需要保护的皮肤细胞。但实际中,基本上日常的护肤步骤结束以后,就可涂抹防晒霜,然后再化日常的彩妆。
但防晒霜跟一般的护肤用品一样,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肌肤吸收,所以出门前10~20分钟应涂防晒霜。涂抹防晒应覆盖颈部、胸口、手臂、耳朵(特别容易被遗忘又特别容易被晒伤的部位),以及其他任何暴露在外的部分。
参考资料:
本文来自作者[风无羲]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386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风无羲”
本文概览:一般防晒系数有两种,即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和P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又称PFA),但并非系数越高越好。PA是针对...
文章不错《防晒霜的倍数怎么算持续时间是几个小时》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