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牛奶可乐经济学》给我的启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牛奶可乐经济学》给我的启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次看到《牛奶可乐经济学》这个名字,觉得有趣极了。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乐的瓶子是圆的?对呀,为什么呢?且不说答案究竟是什么,到底准不准确,单是这个思考的角度,已经让我佩服。
为什么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是我不好奇吗?很明显不是,因为当我听到这个问题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翻开这本书了。只是,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问题,我好像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牛奶可乐经济学》的作者是美国的罗伯特·弗兰克,他最初只是想把经济学的课程上的妙趣横生一点,最终却从他学生们写的短文里,激发了这本书的灵感。
我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为了体现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要为他们提供最大的便利,尽管高速路边取款机小键盘上的点字盲文少有人用,但万一有呢。而弗兰克的学生比尔·托亚的说法是这样的:
这就是思维的不同,我只能从社会服务的角度来分析,而托亚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切的社会现象其实也是经济现象,都可以用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的,大学四年的经济学不该是白学的,把它用到生活现象中,实在是有趣得很。
就像弗兰克对学生的要求:文章里面不要掺杂复杂的技术,要假设你是在给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最好的论文,普通人一看就明白了,而且一般都不用什么公式和图表。
有趣的是,在弗兰克打算把取款机的例子收入经济学概论教科书时,有人气急败坏地发来了电子邮件说,这事儿真正原因是美国《残疾人法案》规定必须这么做。
弗兰克的回信是这样的:我早就告诉学生,他们的答案不一定正确。但他又劝这位来信者再想一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法令能被人们所采用?如果高速公路取款机的键盘上设计点字盲文成本极高,这种法令能颁布吗?当然不会。
读到这里,我更加明白了,答案是什么,正不正确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你要去发现,去想,去思考,去多问几个为什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所以一切的行为都不是想当然的,都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接下来,回到文章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方形容器能比圆柱形容器更经济地利用货架空间。那为什么软性饮料生产商坚持使用圆柱形容器呢?
可能很多人想到的原因是,软性饮料大多是就着容器喝的,而圆柱形容器更称手。那还有别的原因吗?就算大多数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牛奶盒子会设计成圆柱形吗?
来看看《牛奶可乐经济学》给出的解释吧!
怎么样,是不是比我们的解释更高明一些?
取款机和牛奶可乐的问题只是两个小小的例子,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为什么硬币上的人像都是侧面像,纸币上的人像却是正面像?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样大,但DVD包装盒却比CD包装盒要大得多?为什么一辆售价2万美元的新车租金为40美元一天,而500美元一件的晚礼服租金却要90美元一天?
对这些问题,你想到的答案是什么呢?
总之,《牛奶可乐经济学》带给我的,不只说是涨了知识,更重要的还是思维方式的启发。学会思考,从生活中发现经济现象,寻找经济规律。
《牛奶可乐经济学》美罗伯特·弗兰克
推荐理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了解经济学的原理,并将其解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想了解或入门经济学这个领域学科,阅读几本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鲁宾菲尔德的《微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等不是晦涩难懂的经济学术语或是通篇的公式,即使拥有强大的决心,也很难坚持读完,因为最大的阻碍力是根本无法静下心来细细研究它啊! 在学校学习经济学的课程时,我也曾想通过课外阅读扩展自己关于经济学的知识,在图书馆拿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打算细细品味这本经典的书,但是读过一两个小时后却再也没有打开过它。而《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虽然在我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后读的,但是它真正的打开了我将经济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桥梁。
首先,从本书的作者弗兰克教授从教于康纳尔大学,教授经济学概论,而书上是大部分问题则摘自上课布置的博物经济学作业的短文。所谓博物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概念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一种思维方式。
?其次,这本书作为经济学的入门书籍之一,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读性比较高,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皆是。
在结构上,本书共分为十一章, 每一章都从生活的角度为你解答,同时每一个部分都是独立的部分,这种灵活的结构可以满足忙碌的我们可以碎片化的阅读,同时也不用担心前后内容不连贯。
在内容上,每一个主题都是以根据生活的常见现象提出一些问题,让后利用背后蕴藏的经济学原理进行通俗易懂的解答,每一个问题都会使你豁然开朗,原来我们这些认知里面就蕴藏这样的经济学原理啊!
比如,关于产品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部分,作者就抛出这样的几个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为什么打开冰箱是,冷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
为什么硬币上的人像都是侧面像。而纸币人像却是正面像?
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右边而男装的扣子在左边?
关于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问题的回答,作者从日常的生活习惯,软性饮料大多直接就着容器喝,而牛奶却不这样。另外,从成本效益原则角度显示,方形盒子可以节约货架的空间。在超市里面,大多数软性饮料放在比较便宜的开放式货架上,平常不存在运营成本。但是牛奶则需要专门装在冰柜力,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很高。
同时本书从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成本效益的角度来分析供求关系、职场奥秘、军备竞赛与宫用品悲剧、所有权、市场信号、心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非正式的人际关系。这里的每一个部分都是通过幽默风趣的问题与简明扼要的解答,每每读完一章,都会对日常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最后,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豆瓣评分9.1.在2008年传入中国后,“牛奶可乐”引爆了一场革命,掀起了中国人的阅读狂潮。把原本高高在上、敬而远之、学院式的经济学变成我们人亲身体验的身边经济学。这正如罗伯特·弗兰克在课堂上所言的, “请不要急于去书中找寻答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这本书不失为重要的经济学入门的推荐书目。
关于“《牛奶可乐经济学》给我的启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烬染]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346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烬染”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牛奶可乐经济学》给我的启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牛奶可乐经济学》给我的启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牛奶可乐经济学》给我的启发》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