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掌握古诗的基本类型
古诗浩如烟海,但从内容上看,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1、怀古诗
怀古诗主要是借古代来抒发某种情感。它可以分成二类: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借古讽今。②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表达自己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心情,或者抒发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委婉地批评现实,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刘禹锡的《乌衣巷》,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2、边塞诗
边塞诗大多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壮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精神,或者表现壮士们在戍边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者表现壮士们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如高适的《燕歌行》,王昌龄的《从军行六首》,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3、送别诗
送别诗一般是叮嘱对方,赞扬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意深长的勉励,或者是坦陈心志的告白。题目中常常有“赠”、“别”、“送”之类的字眼,点明性质、题材。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
4、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5、写景咏物诗(包括田园诗)
写景咏物诗主要通过描写山水田园景物抒发自己归隐田园,寄情山水,恬淡自然、闲适自得等情感,或者表达自己的抱负、志向,或者表达自己的品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贺知章的《咏柳》等。
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好不同类型古诗的特点,鉴赏古诗时先从内容切入,分析区别清楚诗歌是属于哪种类型,就可以基本把握古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为鉴赏领悟古诗打开成功之门。
二、要掌握鉴赏的方法
1、整体感知,抓住诗眼
古诗所抒发的情感主要有亲情、乡情、友情、爱情和闲情等,而这些情感的表现经常会聚焦在某一句或某一个字上,此时这一句或一字就成为全诗的“眼睛”,即“诗眼”。鉴赏时如果能筛选并抓住“诗眼”,将大大有助于准确把握诗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例如2004年高考福建卷的第16题,选用了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一首绝句《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其“诗眼”就是第三句中的“凉”字,一个“凉”字既写出了天凉,更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孤寂(心凉)。
2、感受意象,品味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就是诗歌中的形象。大凡诗中涉及的人、物、景观、花、鸟、虫、鱼等都可称之为“意象”。古诗中的意象是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意象已被赋予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如用“风霜”、“雨雪”、“长烟”、“落日”、“孤城”、“角鸣”等表达征戍之难;用“杨柳”、“笛声”、“落花”、“孤蓬”、“浮云”等表达离愁别绪;用“月”表达思乡,用“星”传恨,用“水”喻愁多,用“梅”“莲”“菊”表达高洁品行,用“松”表达凌云之志。如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16题,选用了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只要抓住“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几个意象,就可以悟出诗既表现了诗人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又体现了诗人那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3、推敲语言,传达效果
推敲语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比较,即品味语言的效果时,运用换字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突显优劣,可以准确理解诗意。比较的字要把着重点放在动词上,如“微风燕子斜”,“斜”如换成“飞”就没有了“斜”字所蕴含的形态美。还要重视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如“山青花欲燃”,“燃”如换成“红”,就不能突出艳丽、景物如花的动态美。2005年高考福建卷第10题,选用了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引”比“别”用得好,它写出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起愁心,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4、表达技巧,鉴赏之重
近年来,表达技巧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理应成为我们鉴赏古诗的重点。
(1)从修辞手法切入
古诗在表情达意时很少平铺直叙,总要借助一些修辞手法,委婉地表达出来。所以,鉴赏古诗,只要抓住诗中的修辞手法深入研究,就可以事半功倍。如2005年高考福建卷的第10题,选用的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而“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
(2)从表达方式切入
表达方式有抒情,包括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乐景衬哀情等)和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写景:形、色、声、态,视角:俯、仰、远、近)和侧面描写;叙述和议论。
(3)从表现手法切入
表现手法主要包括烘托、渲染、象征、想象、联想、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等。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通过“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反衬出青山月夜无人声的幽寂。
此外,古诗鉴赏时,还要注意结合作者、标题和注解等,整体感知诗歌。因为作者创作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象李白浪漫,杜甫现实,苏轼豪放,柳永婉约;而标题有的本身就有提示性,如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春夜喜雨》,王维的《田园乐》;注释则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注释虽短短几字,但往往是给人的暗示提示,如2005年高考福建卷10题的注释“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对于理解诗意是至关重要的。
古诗鉴赏的设题大多是从某个角度切入,但解题的基础则是理解全诗。结合以上多个因素读诗,会有助于整体把握理解。此外,还要注意答题的规范,看清题目的要求,是直接回答还是要说明理由,说明理由时是否还要举例说明等。如果设置的题目是开放性的,还要注意是从正面回答还是从反面回答,思想清楚自己从哪方面回答理由比较充分,然后再作出选择,力争自圆其说。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范仲淹《江上渔者》
5.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 范仲淹《江上渔者》.
7、《剔银灯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宋·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8、《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 宋·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
9、《野色》 宋·范仲淹 非烟亦非雾,羃羃映楼台。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肯随芳草歇,疑逐...
10、《游庐山》 宋·范仲淹 五老闲游依舳舻,碧梯云径好和途。云开瀑影千门挂,雨过松簧十里铺。...
11、《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宋·范仲淹 陇上带经人,金门齿谏臣。雷霆日有犯,始可报君亲。...
12、《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宋·范仲淹 君恩泰山重,尔命鸿毛轻。一意惧千古,敢怀妻子荣。...
13、《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宋·范仲淹 子屡牵衣,出门投祸机。宁知白日照,犹得虎符归。...
14、《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宋·范仲淹 天阍变化地,所好必真龙。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
15、《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宋·范仲淹 万锺谁不慕,意气满堂金。必若枉此道,伤哉非素心。...
16、《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宋·范仲淹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17、《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宋·范仲淹 沧浪清可爱,白鸟鉴中飞。不信有京洛,风尘化客衣。...
18、《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宋·范仲淹 风尘日已远,郡枕子陵溪。始见神龟乐,优优尾在泥。...
19、《古鉴》 宋·范仲淹 磨此千年鉴,朱颜清可览。君看日月光,无求照人胆。...
20、《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宋·范仲淹 江城有卒老且贫,憔悴抱关良苦辛。众中忽闻语声好,知是北来京洛人。...
21、《和运使舍人观潮》 宋·范仲淹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暴怒中秋势,雄豪...
22、《和运使舍人观潮》 宋·范仲淹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海浦吞来尽,江城...
23、《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宋·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24、《鹤联句》 宋·范仲淹 上霄降灵气,锺此千年禽。幽间靖节性,孤高伯夷心。颉颃紫霄垠,飘飘...
25、《九日》 宋·范仲淹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26、《句》 宋·范仲淹 唐世碑犹在,高丽鼓半穿。...
27、《句》 宋·范仲淹 劝君莫过南充路,恐被冯休笑一番。...
28、《句》 宋·范仲淹 金山寺近尘埃绝,铁瓮城高气象雄。...
29、《瀑布》 宋·范仲淹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势斗蛟龙恶,声吹...
30、《无题》宋·范仲淹 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定是孤儿船。...
31、《萧洒桐庐郡十绝》 宋·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
32、《萧洒桐庐郡十绝》 宋·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开轩即解颜。劳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
33、《萧洒桐庐郡十绝》宋·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全家长道情。不闻歌舞事,绕舍石泉声。...34、《萧洒桐庐郡十绝》宋·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公馀午睡浓。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锺。...
35、《萧洒桐庐郡十绝》宋·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家家竹隐泉。令人思杜牧,无处不潺湲。...
36、《萧洒桐庐郡十绝》 宋·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新雷还好事,惊起雨前芽。...
37、《萧洒桐庐郡十绝》宋·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千家起画楼。相呼采莲去,笑上木兰舟。...
38、《萧洒桐庐郡十绝》宋·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清潭百丈馀。钓翁应有道,所得是嘉鱼。..
本文来自作者[寒容]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244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寒容”
本文概览:一、要掌握古诗的基本类型 古诗浩如烟海,但从内容上看,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1、怀古诗 怀古诗主要是借古代来抒发某种情感。它可以分成二类: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借古讽今。...
文章不错《思乡古诗词特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