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指什么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安全生产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无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发生,从而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使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状态。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工作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安全生产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组织本地区、本单位的应急管理统计工作。

要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专门机构、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将各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特别要重视抓好市、县两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急管理统计工作的落实。

2、建立统计体系,完善报送渠道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要把做好应急管理统计工作作为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抓手,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统计体系,一起谋划、一同部署、一并考核,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理顺统计渠道,构建权责统一、数据可靠、渠道顺畅的应急管理统计体系,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严格工作要求,确保统计质量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认真填报相关报表,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要加强培训尤其是基层单位的培训力度,使相关工作人员掌握统计报表的内容、数据来源渠道和工作软件操作方法。应急指挥中心将就报表制度和工作软件使用进行培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

新法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分别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首要地位、安全生产的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从建国(1949)到2018年的65年间,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在逐渐演变:1949-1983年,“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1984-2004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2002年,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被写入了原《安全生产法》。2018年至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新《安全生产法》重新明确了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同时,新法明确要求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这是新《安全生产法》在体制机制上的重大创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是根本,职工参与是基础,政府监管是关键,行业自律是发展方向,社会监督是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三条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一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

安全生产方针是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 历史资料表明,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安全生产方针大致可以归纳为三次变化。 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方针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制定的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为实现事业前进的方向和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时期的指导原则。 从1949年到2009年的60年间,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逐渐发展,这一发展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而渐进。

二、安全生产法制定的目的

1、是明确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政府各工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和职能,具体体现在第一章《总则》第8、9、10、11、13、14、15条和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及其他相关条款中。 有法可依,执法严厉,违法必究,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公开公正的执法提供了依据。

2、是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法》对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所需的安全生产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特殊作业人员的资质、安全投入、安全建设工程和安全设施、职工人身保障等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和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了严格明确的规定。 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企业负责人的权利、义务、责任。

安全标准化管理致力于寻找深圳市方面的展销会实业有限公司,为追求持续改进和卓越的客户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独特的见解。 公司的服务项目涵盖五大领域的:质量管理和精益生产、环境和材料物质安全的管理、职业安全健康和社会责任、信息技术系统和安全、管理改进和教育培训。

本文来自作者[闾丘锦灏]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2422.html

(14)
闾丘锦灏的头像闾丘锦灏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闾丘锦灏的头像
    闾丘锦灏 2025年08月09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闾丘锦灏”

  • 闾丘锦灏
    闾丘锦灏 2025年08月09日

    本文概览: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

  • 闾丘锦灏
    用户080908 2025年08月09日

    文章不错《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指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