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第一龙头股(一览)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机械和热学性能,在电子、能源、环境、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石墨烯技术的发展,石墨烯股票也开始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下面小编带来石墨烯第一龙头股,希望大家喜欢。
石墨烯第一龙头股
1、德尔未来:石墨烯龙头股。回顾近30个交易日,德尔未来股价上涨10.63%,总市值下跌了4610.5万,当前市值为40.9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20.93%。
德尔未来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29亿,同比增长5.12%;净利润2884.13万,同比增长-5.75%;每股收益为0.04元。
收购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将合计持有烯成石墨烯74%股权。
2、中国宝安:石墨烯龙头股。在近30个交易日中,中国宝安有16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16.89%,最高价为13.65元,最低价为11.2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中国宝安的市值上涨了58.81亿元,上涨了16.89%。
2022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中国宝安实现营业总收入89.76亿元,同比增长115.84%;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28.19%。
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在石墨烯电池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贝特瑞联合发起的深圳市先进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与广汽集团、华为、比亚迪等展开石墨烯的研发合作。
3、杉杉股份:石墨烯龙头股。杉杉股份在近30日股价下跌10.9%,最高价为21.93元,最低价为20.84元。当前市值为423.08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68.46%。
杉杉股份2022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0.69亿,同比增长-12.08%;净利润5.48亿,同比增长-72.81%;每股收益为0.25元。
属于产业链下游;下游应用方面,旗下研究院研究的石墨烯导电油墨主要应用于印制RFD天线产品的应用开发。
石墨烯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东旭光电:在近5个交易日中,东旭光电有3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2.06%。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东旭光电的市值上涨了2.25亿元,上涨了2.06%。2016年7月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泰州市新能源产业园区管委会签订了《石烯基锂电池项目投资协议书》,就上海碳源汇谷在泰州新能源产业园区投资石墨烯基锂电池项目达成意向。
新金路:回顾近5个交易日,新金路有3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5.71%,最高价为6.84元,最低价为6.24元,总成交量7578.41万手。属于产业链中游和下游,中游制备方面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联合开发电池级石墨烯技术已于2012年11月11日对共同完成的“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通过了成果鉴定;持股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12.5%股权,标的主要从事石墨烯研究及销售。
华金资本:在近5个交易日中,华金资本有3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0.45%。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华金资本的市值上涨了1723.54万元,上涨了0.45%。2013年7月公司披露,目前没有直接参与石墨烯生产业务,但间接参股的常州二维碳素主要从事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石墨烯龙头股排名第一龙头股
华丽家族:公司旗下的宁波墨西和重庆墨希主要致力于石墨烯微片及石墨烯薄膜的生产、制备及应用石墨烯龙头股排名第一。
中国宝安:老龙头之一,公司持有贝特瑞新材料75.49%的股份,贝瑞特具备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能力,有开展石墨烯在电池正负极材料方面结合应用的技术研发工作石墨烯龙头股排名第一。此外,旗下深瑞墨烯的石墨烯导热膜有小批量订单。
东方材料(603110)石墨烯汪档龙头股排名第一。东方材料是专业从事软包装用油墨、复合用聚氦酯胶粘剂以及PCB电子油墨等产品生产销售的高派羡新技术企业。2020年1-9月实现营收292,233,661.14元,同比减少0.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21,346.07元,同比增长接近7%。
碳元科技(603133)石墨烯龙头股排名第一。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565,486.86元,同比增长逾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789,060.44元,上年同期-24,653,184.76元,亏损增长;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618,497,582.78元,较上年度末减少8.29%。
车市寒风肆虐,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每况愈下的汽车市场便开启了遍寻药方之路。
合并、收购、混改显然成为2019年车企寻找出路的关键词。
“汽车产业早已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李书福的公开发言,早已成为汽车圈默认的共识。
在此背景下,国内先是一汽、东风、长安合作,成立“T3”,再有吉利参与混改北汽流言四起,虽后者被双方辟谣,但“合作潮”已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在2018年8月,由国资委下发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也明确表示了车企混改志在必行。
也因此,先是12月初长达一年多一波三折的“奇瑞混改记”尘埃落定、长安新能源也敲定了即将引入的四家战略投资者,紧接着早有风声的一汽吉林混改也赶在2020年前落下帷幕。
事实上不单单是国内,在国际上市场,“抱团取暖”也初见端倪。
先是丰田、铃木各自出资购买对方股份,并宣布合作。再到FCA与PSA宣布合并,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无不阐释着中国一句老话“团结就是力量”。
从国内到国外,从华晨宝马合资股比突防,雷丁、恒大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到全球车企PSA与FCA牵手及丰田、铃木互相持股,再到国企混改相继尘埃落定,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三十年前所未有转型和巨大变局。
汽车商业评论整理了2019年车市中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例。
抱团取暖
成为在销量下滑成为常态的车市中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最好出路。
丰田、铃木互相持股
8月28日,丰田宣布将斥资960亿日元收购铃木4.9%的股份,强化合作关系,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同样,铃木也出资480亿日元收购丰田的股份,强化资本合作。
从全球市场来看,铃木仍只是一个小角色。2012年,它放弃了美国市场,2018年退出中国市场,这实际上承认了在全球最大的两个战场上的失败。
尽管如此,与铃木合作为丰田带来的好处却不止一点。
首先,印度市场。印度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而且并有望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市场。铃木通过其印度子公司Maruti?Suzuki锁定了印度约46%的乘用车市场份额,就连丰田也难以与之匹敌。
双方合作有利于丰田在印度市场的发展。
其次,铃木也将为丰田带来更大的市场规模。
丰田自身的全球销量就已经很高了,丰田集团每年的汽车总产量超过1650万辆。但通过组建一个更加广泛的汽车制造商联盟,它正在实现无与伦比的市场规模。
FCA与PSA合并
12月18日下午,FCA官方宣布,已与PSA正式签署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合并协议,规定双方业务以50∶50的比例合并,标志着PSA与FCA正式合并成为全球销量第四的汽车集团。
事实上,不景气的市场让庞大的汽车集团们难堪重负,PSA与FCA合并的确能够在短期内帮助双方渡过难关。
从双方的发展现状和体量来看,双方均属于“中等”,在市场的表现都没有那么出色,但是也还没有到生死攸关的境地。双方的合作无疑是试图通过合并减轻发展压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利润。
收购
以一定的资金换取资质和技术,不失为一条捷径。
雷丁收购川汽野马
川汽野马其实在2018年11月25日就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出售其99000万股股份,占比在其所有股权之中高达82.50%,并标底价为12亿元。
在2019年年初这件汽车挂牌出售事件终于尘埃落定,由雷丁花费大概14.5亿元入主川汽野马。据悉,最终雷丁汽车持有川汽野马股份达到了100%。
在存量市场中,中小企业面临不断被蚕食的市场份额,未来的生存将难上加难。川汽野马虽为老牌车企,但其品牌知名度低、发展局限等因素也同样制约着之后的发展,雷丁此举福祸难料。
恒大收购国能(NEVS)
1月15日,恒大健康公告称,以9.3亿美元成功收购电动汽车公司NEVS(国能)的51%股权并获得多数董事席位。
一年的时间,恒大在新能源领域发展速度堪称“神速”。先是靠着其背后丰厚的财力大举收购国内外零部件企业,丰厚自己的技术储备,到以球赛为宣传契机推出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再到快速扩展朋友圈,一举拿下国内外60余家供应商。
按照其官方说法,恒大在这一年里已经完善了的新能源领域上下游及渠道建设。
恒大有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造车从不是以谁有钱来评判谁成功,最终能否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还要消费者说了算。
混改、重组
一方面积极响应国际政策,一方面快速回笼资金,减轻企业发展压力。
江铃混改
2019年8月16日,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驰汽车合资合作发布仪式在江西南昌举行,对外宣布江铃控股混改成立。
对江铃而言,此举可以通过爱驰的出资快速回血。但最大的赢家无非是爱驰。
首先,对于爱驰而言,入股江铃控股不仅是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其后续的资金也得到了保障。
其次,作为造车新势力的爱驰,在现阶段专注新能源汽车外,还获得了进入传统燃油车来平摊风险的可能。
奇瑞混改
2019年12月16日,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均发生多项变更,新增投资者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其持股比例达46.77%,为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7.68%、25.55%。
在此前的十年里,奇瑞一直希望转型升级推动品牌向上,曾三次推动多品牌战略发展,但可惜至今却也未孕育出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而在其它国产品牌迅速崛起之后,其无奈逐渐被超越。
同时,奇瑞的财务状况也今不如昔,2018年净利润亏损5.28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扩大至13.7亿元,负债总额为622.93亿元。
而此次成交的144.5亿元于奇瑞而言,不论是在还债还是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和日常经营方面均有所帮助,青岛五道口入股奇瑞后,也将继续推动奇瑞建立更加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增加资源资金的引入、加强资本运作。
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了其回血功能,此外,有观点认为,新的投资方本身就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未来还将更快地登陆资本市场。
长安新能源挂牌增资
2019年12月3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拟引入南京润科、长新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四方股东分别拟增资10亿元、10亿元、7.4亿元、1亿元。
按照长安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中提到的时间节点“在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打造”来看,此举无疑可以减轻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
其次,或为上市IPO作准备。新能源汽车发展“烧钱”众所周知,所以想要缓解资金的问题,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北汽新能源成功上市登陆A股市场,也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国内新能源整车车企上市的大幕。
一汽夏利重组
2019年12月22日,一汽夏利连发14条公告,称12月20日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一汽夏利重大重组相关议案。
根据重组预案,一汽夏利仅剩的“壳”资源将被无偿转让给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至此,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将登台,一代“国民神车”夏利将告别A股。
一汽夏利近几年来一直靠着转移资产支撑,避免被退市的尴尬,而后遗症则为其目前已基本丧失了盈利能力。
此次将其仅有的上市公司外壳转给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或将助力其上市计划。其次,业内有观点认为,一汽夏利此次宣布重组是为一汽集团上市的让路行为。
一汽集团此前提出的整体上市计划一再推迟,和旗下汽车品牌销量降温有关,而一汽夏利将15%转给母集团,能使得一汽对一汽丰田有更多的话语权,将有助于整体上市计划的实施。
一汽吉林混改
在2019年年末,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尘埃落定。
混改后,山东宝雅将一次性出资15亿元,持有新公司70.5%股权,中国一汽持有新公司29.5%股权。
对于本次混改,有观点认为,以一汽吉林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即便是成功引入投资者,也不过是“烧钱”,还有可能伤害现有股东的利益,因此其首要任务是重整业务,尽早走出现状。
此次混改顺利落地,对一汽吉林来说是利好的,对宝雅新能源而言则是获得发展的一次机会。作为一家低速电动车企业,宝雅新能源的发展因为国内部分省市对低速电动车的整治受到影响。
合作
双方利用既有优势,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开拓一种新玩法。
奇瑞商用车与淮海控股集团成立合资公司
2019年12月21日,双方注册成立合资公司——奇瑞商用车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此举,奇瑞商用车和淮海控股将发挥双方优势,为新公司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实现1+1>2。奇瑞商用车将其20年的研发体系和淮海集团现有3000家一级营销网络销售结合,分担资金压力的同时,进行优势互补,助力双方品牌的溢价。
合并也好,混改也罢,这无不意味着复杂的旧格局将被打破,企业发展动力将被重塑。在全球汽车产业合纵连横的大背景下,这对于车企们而言,均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良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文来自作者[寒潭渡鹤]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194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寒潭渡鹤”
本文概览:石墨烯第一龙头股(一览)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机械和热学性能,在电子、能源、环境、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石墨烯技术的发展,石墨烯股票也开始受到投...
文章不错《石墨烯第一龙头股(一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