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详细告诉我复沓、反复、重复之间的区别?

网上有关“有谁能详细告诉我复沓、反复、重复之间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谁能详细告诉我复沓、反复、重复之间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句子之间可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做复沓。即重复。用于突出特征,强调语气情感。

复沓句:将部分词句反复咏唱,形成一种回环美。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例: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反复,是指多次重复进行同一件事,强调同样事情发生的频率。比如说:他反复使用排比加强语气——表示,多次使用了排比句

重复,我觉得和复沓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比较普通的语言。

重复主要强调同样的事情又做了一次,并不一定是很多次(与反复的区别),但是一定是之前曾做过,现在又做了——叫做重复

这些是我理解的,希望能帮助你

复沓,对偶,互文的区别

含义和用法不同。

根据查询高三网得知,复沓与反复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区别是:

1、含义:复沓:句子与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量的词语,是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者句群的艺术形式。而反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

2、用法: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反复的词语完全相同。

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重章叠句又叫复沓吗

一、修辞方法不同

1、复沓

复沓,又叫复唱,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2、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3、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二、用途不同

1、复沓

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的效果。

2、对偶

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3、互文

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三、举例不同

1、复沓

“早晨被一个小蝇子在脸上爬来爬去爬醒,赶开,又来;赶开,又来;而且一定要在脸上一定的地方爬…… ”反复写苍蝇“赶开,又来”,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苍蝇的可恶讨厌,缠住不放的特点。突出了我对苍蝇极端厌恶,又无法摆脱的感情。

复沓句:将部分词句反复咏唱,形成一种回环美。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如:“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对偶

句子对偶。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与“秋水共长天一色”均为独立的一句,所以称句子对偶。

3、互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唐代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明月照耀着汉时关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译作: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

句中的“秦”、“汉”、“关”、“月”四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百度百科-复沓

百度百科-对偶

百度百科-互文

《再别康桥》中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

重章叠句又叫复沓。

正常重章叠句即复沓的章法,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几个字反复吟唱。复沓这种艺术形式比较集中地出现在《诗经》中。其作用在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在具体的字词更换中,或用递增法,或用递减法等,总是曲尽其妙。成因一方面是由于原始文化的积淀,《诗经》的创作本立足于现实,能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农耕文明为这一艺术形式提供了生活源泉。美学意义1章句的复沓美:音律的回环效应得以通过这种审美形式得到充分表现。2旋律的主建美:这种形势对整个诗篇有重要的组织规范作用。3情感的递增美:自然质朴、真切感人。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

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1)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扩展资料

1、《再别康桥》的意向及作用:

(1)意象: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作用: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2、创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关于“有谁能详细告诉我复沓、反复、重复之间的区别?”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卢智阳]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1709.html

(10)
卢智阳的头像卢智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卢智阳的头像
    卢智阳 2025年07月30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卢智阳”

  • 卢智阳
    卢智阳 2025年07月3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有谁能详细告诉我复沓、反复、重复之间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谁能详细告诉我复沓、反复、重复之间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

  • 卢智阳
    用户073011 2025年07月30日

    文章不错《有谁能详细告诉我复沓、反复、重复之间的区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