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作息时间应该注意什么?

网上有关“冬季作息时间应该注意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冬季作息时间应该注意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冬季养生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是养精蓄锐的季节。

方法: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所以,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冬藏春发四句话是什么

原文: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四段话告诉我们春夏秋冬该如何做才能 养生 ,就是应当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力。 由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所产生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气候变化,形成了春发陈、夏繁秀、秋容平、冬闭藏的物候状态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物候特点,人们就要顺应四时阴阳的生化规律来调摄精神情志及起居活动。具体做到春志舒畅愉快、夏志活波欢畅、秋志安逸恬静、冬志含蓄宁静,春季夜卧早起、夏季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这一节不仅强调了只有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持身体 健康 ,并指出每一季节的摄养还关系到下一季节 健康 状况,若违逆之则容易产生下一个季节性疾痛,也体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

应运到当今 社会 来讲,春夏季要运动,秋冬季要静止,这与春夏秋冬的外在环境息息相关。现代人以为的 养生 是在水杯里泡一些“ 养生 茶”之类的,在古代来讲其实是行不通的。就像上文讲到的那样,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方法。就拿睡觉来讲,春夏两季要求夜卧早起,其实也是有区别的。春季的夜卧早起,是由于春季是阳气开始生发但还没有达到顶点,阴气开始由盛转衰,但也没有达到最低值的时间段,虽要求夜卧,但也不能太迟,一般夜里10点钟上床睡觉较为适宜,也就是亥时中段,起床一般在早上6点30分较为适宜,古时属卯时。这个时间段内睡觉既不过多地损耗阳气,也能保证阴气的涵养,从而达到 养生 的目的。夏季的夜卧早起,由于夏季阳气亢盛,阳气在自然界中的聚集达到顶峰,而阴气达到最低值的时间段,这样就可以在夜里11点钟再上床睡觉,起床在早上6点钟左右。这样一方面最大程度顺应阳盛阴衰的大环境,另一方面也能降低阴气的损耗,达到 养生 的目的。秋冬两季情况与之相反,秋季是早卧早起,秋季阳气尚未降到最低,而阴气开始生发,也尚未达到顶点,所以夜里9点30分睡觉较为适宜,早上6点30分起床较为适宜。睡觉时间的延长一方面是顺应秋季“收”的特性,另一方面也是最大限度避免阳气的损耗。冬季早卧早起睡眠时间就更长了,夜里9点钟睡觉,早上7点起床,这样一方面顺应冬季“藏”的特性,另一方面也是保障阳气不被过度损耗。

当然,以上的睡觉时间段也是结合现代人上下班的需求罗列的,有很多专家罗列的要远比这个严苛,做不到就没有罗列的必要了。可以这么说,工作要干, 养生 也要养。现在的人大部分处于亚 健康 状态,也许就与中医式微息息相关,大家都觉得中医是伪科学,不值得相信,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都会有好的收获。从“唯结果论”来讲,只要结果是好的,管他科学不科学的。

谢谢大家,我是中医小哥,从今天开始,我将把我学习中医 养生 方面的相关知识和体会分享给大家,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冬天如何保养身体?

冬藏春发四句话是冬藏一粒,春发万枝,蕴势积力,春来大展。冬藏一粒,春发万枝,蕴势积力,春来大展,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冬天积累、储藏能量,到了春天就可以发芽、生长,实现大的发展,这个成语寓意着积累能够带来成功,只有在冬天不断努力工作,才能在春天迎来丰收的季节。冬藏一粒,春发万枝,蕴势积力,春来大展,这句话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冬季积累、储备能量,到了春季就能够迎来大的发展,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是一种积累与爆发的哲学思想,强调了持之以恒、耐心积累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寓意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耐心和坚持,不断积累经验和资源,为未来的成功做好准备。

补充充足的水分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身体各部位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每天喝水一般保证在2000- 3000升就够了。

2、喝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为适宜。

3、护脚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众所周知,脚部神经丰富,脚部一受凉,就会通过神经的反射作,引起感冒,关节炎甚至腰腿疼痛等。每天晚上用温热水泡脚20- 30分钟,如果能使用些中药足浴粉,则能使气血循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当运动出汗

冬季属阴,所以养生关键就是要防止外来寒邪入侵到体内,一定要” 祛寒就温”,但是暖并不是把空调温度调高,也不是 穿的越多越暖。如果穿得过多则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出汗过多则更能泄气,所以在锻炼身体时要动静结合,所有运动只直微微似汗出为度。

5、多食温热,少食寒凉

冬季养生要以家用健身器材为主,养生为辅。传统养生学将食物分为寒凉、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平性三大类。冬季气候寒冷,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包括养生保健知识、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等。多喝水。进入立冬节气,随着冷空气降临,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心脑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高发。提高机体抗寒能力,抵御疾病来袭

2/3

注意防寒。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发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而为了保暖,开窗换气的时间又比较少,空气流通不够,如此就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同时,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冬季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早些睡。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是养精蓄锐的季节。

关于“冬季作息时间应该注意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剑宗剑客]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1397.html

(10)
剑宗剑客的头像剑宗剑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剑宗剑客的头像
    剑宗剑客 2025年07月26日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剑宗剑客”

  • 剑宗剑客
    剑宗剑客 2025年07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冬季作息时间应该注意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冬季作息时间应该注意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剑宗剑客
    用户072609 2025年07月26日

    文章不错《冬季作息时间应该注意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