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淄博电视台的实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淄博电视台的实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现有自办栏目25个,引进栏目17个。全天播出节目100小时,其中自办节目16小时,收视份额占16 .98%。
专业技术人才雄厚。全台现有职工460人,具有高级职称83人,中级职称130人,本科以上学历234人。
节目宣传和创优成绩斐然。建台以来,先后有400多件作品在全国和省级评比中获奖,其中,有7部电视剧荣获“飞天奖”,2部电视剧荣获“金鹰奖”,8件作品荣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新闻对上发片连续7年夺取全省地市级台在中央台、省台发片“双第一”。
技术设备先进。现有各类演播室13个,大型转播车2台,拥有先进的专业数字摄录设备135台,非线性编辑设备80余台,其中大洋非线性制作网3套共39台。
电视差转台
1973年春,淄博市开始筹建第一座电视差转台,1974年5月1日正式成立,台址设在市张店转播台院内,发射功
率50瓦(收5频道发2频道),正式转播山东电视台的黑白电视节目,但覆盖面很小,只有在张店城区能收到电视信
号。1976年7月,台址由张店转播台院内搬到市广播电视局新建办公楼三楼。
1978年,齐鲁石化总厂、山东铝厂又建成2座电视差转台,功率50瓦。1979年1月,淄博市电视差转台由50瓦改
装成300瓦(收5频道发12频道),扩大了收视面积。
1981年7月1日, 南定西山电视转播台建成(同年撤销300瓦电视差转台),发射功率1千瓦,机房建筑面积981
平方米,是淄博市电视骨干台。但省台电视传输信号质量仍不高,为此,山东省广播局、胜利油田及淄博市联合筹
建了济南~张店~东营微波电路,采用西安微波设备厂生产的ZO吉赫微波设备,全线路共建6个微波站(济南613台、
山东重型机械厂、 王村、西山、纯化、东营),全程约190公里,主要是单项传输中央、省台两套电视节目。淄博
市广播局负责王村、西山两个微波站。1982年12月22日,6个微波站全线开通,1983年元旦试播,3月验收交付使用,
此后电视收视效果大有改观。
1982年底,淄博市电视差转台由1978年的3座、发射功率150瓦发展到15座,发射功率1598瓦;覆盖人口由1974
年的十几万发展到133万;全市电视机由1000余台增加到12万余台;电视广播技术人员由1974年的4名增加到52名。
至1985年底,淄博市的电视差转台已达28座,电视覆盖面占全市面积的84%。
米波段小功率彩色电视覆盖网实验
1978年4月, 山东省广播局决定将中央下达给山东的科研项目“米波段小功率彩色电视覆盖网实验”由山东省
广播局和淄博市广播局共同承担。 国家对这一实验非常重视,先后拨出科研经费41万元,并拨2部千瓦电视发射机
(价值55.1万元),用于这一实验。
实验组用了半年的时间,详细调查了本市的地形、地貌、周围骨干台在本市的场强分布、人口分布、厂矿、村
镇布局、背景杂波干扰情况,摸清了泰山、沂山、胜利油田三个骨干台在本市的覆盖情况。确定北部平原可建立大
中型功率电视转播台,进行大面积覆盖;在南部山区和中部丘陵地区可建立若干小功率电视差转台。根据收测情况,
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计算出每个台址的覆盖范围,最后确定台址,按计算结果和地形画出服务场形、标在图上,
而后指配频道。全市共规划46个台,覆盖95%的人口,全市千人以上的村庄基本覆盖。
1981年12月23~25日,省科委委派省广播局在淄博召开了“米波段小功率彩色电视覆盖网实验”评议会,与会
人员一致认为此实验规划合理,经验可以借鉴。此次科研项目在1982年被评为市科研项目三等奖。
淄博电视台
淄博电视台筹建于1983年,次年12月试播,1985年5月1日正式播出。
淄博电视台人员编制60人,下设一室六部:编辑办公室、新闻部、专题部、技术部、广告部、电视剧部、录制
部。
淄博电视台现有4、12两个频道,用4频道发射机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用12频道发射机播出自办节目和转播山
东电视台节目。
淄博电视台转播中央、省电视台节目,是通过南定西山微波站接收来的电视讯号,再送到电视发射台发射出去
的,发射功率1千瓦。全市有28个不同频道,不同功率的电视差转台进行电视转播,覆盖全市人口的78%。
电视台的自办节目,是通过电视台制作中心制作,再送到南定西山电视发射台播出的。电视制作中心设在广播
电视局办公楼三楼,有较完备的摄录设备:录像机、摄像机、编辑机、特技机、调音台、播音室、节目制作间等。
淄博电视台自办节目有:《淄博新闻》、《专题》、《文艺》、《电视教学》等。
《淄博新闻》从1984年试播起,每周一、三、五晚3次播出,每次15分钟,播出新闻13~14条,其中摄录新闻7
~8条, 口头新闻5~6条。至1985年底,共播出新闻190期,发新闻片1395条、口播新闻629条。被中央电视台采用
21条,其中“纸样胎儿”新闻片被中央电视台译成外文与国外交换节目,并在1985年全国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三等奖。
山东电视台采用新闻180条,其中有6条被省评为优秀新闻,它们是:《三十万乙烯进度快、质量好》、《张德明不
当部长当教师》、《博山溶洞》、《甘蔗中毒》、《博山枣园结为姊妹村》、《市农机化走在全国前列》。1985年
淄博电视台记者录制的《辛(店)东(营)公路交通管理不善》新闻被华东六省一市电视新闻协作网评为二等奖。
淄博电视台拍摄的第一部专题片是《这里充满了希望》。建台一年多共摄制专题节目33个,中央电视台采用了
艺术专题片《淄博花灯》 及《在这片土地上》2个节目,山东电视台采用了15个专题片,其中《在这片土地上》在
1985年全国城市电视台优秀节目评比中获三等奖,《人间重晚情》在1985年被省电视台评为优秀专题片。
文艺节目的播出量占淄博台整个电视节目的70%左右。 1985年电视台先后录制了3部电视剧。《啊!年轻人》
是第一部, 这部电视剧在淄博台和省台播出后,在南京全国电视剧复制中心得到交换,先后在十几家市台播放;2
集电视剧《豆花》获全国戏剧评比进取奖;4集电视连续剧《碧血珠光》基本拍完。同时14集电视艺术片《蒲松龄》
已开机。 同年还拍摄录制了3部电视小品《烈士公墓》、《小事》、《一元钱》,在全国电视节目交流会上受到好
评。
文艺节目还设有《请您欣赏》、《万紫千红》两个栏目。
1985年淄博电视台共购进和交换电视节目1220个小时, 其中电视剧455集,共播出1070个小时,丰富了全市人
民的文化生活。
淄博电视台的电视教学片先后开设了4个科目: 一是市委组织的干部大学;二是职工教育办公室组织的电视高
中;三是市卫生局组织的医用英语;四是转播山东省委组织部举办的电视高中。
另外为搞活经济、沟通信息,节目间隔时间播放广告,1985年,自制录像广告50条、字幕广告72条,采用兄弟
电视台录像广告5条。
附:省电台淄博记者站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淄博记者站, 于1957年成立,1978年山东电视台调派电视记者1名到该站,1984年后改称山
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淄博记者站。自建站以来先后有9名记者在该站工作,1985年底有广播、电视记者5人,
其中站长1人。
关于“淄博电视台的实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雨巷少年春燕]投稿,不代表伍月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uyuewh.cn/yue/105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伍月号的签约作者“雨巷少年春燕”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淄博电视台的实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淄博电视台的实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现有自办栏目25个...
文章不错《淄博电视台的实力》内容很有帮助